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上元夜(2 / 3)

說實話謝神策挺無奈的。

他對這個女子是有好感的——男人很難討厭一個喜歡自己的女子,尤其是當這個女子長得還很漂亮的時候。但是喜歡歸喜歡,謝神策不能娶她,也不會娶她,隻能盼著她能早早斬斷情絲。以前的林家小姐“情比金堅”,如今看來,兩人徹底斷掉,倒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謝神策不知道的是,林霧兒在與謝神策擦肩而過之後,李七七就立即抽出了一隻手扶她。

正月初二,謝神策與謝神威兄弟兩,帶著全家去了陽州城,在老宅與老太傅老太君其樂融融的相處了幾天。這幾天,小謝椽成了所有人的焦點,就是王解花也母愛泛濫,抱著侄子舍不得鬆手。每天晚上都與謝神策小聲議論著要不要生一個逗著玩。

謝神策每每聽到王解花說逗著玩的時候就是一陣心痛。感情以為生孩子就是為了給你玩兒的麼?不過謝神策也不敢告訴王解花什麼懷胎十月的辛苦、分娩的痛苦之類的,免得嚇到了她,隻是在王解花說話的時候很有水平的附和著。

當然,也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附和。

呆了幾天之後,兄弟兩就回去了,這回謝神裴答應跟這一起回去了,這讓包括老太君在內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婚事一直拖著畢竟不是一件好事,都快一年了,司馬家也不鬆口,難道還能一直拖下去?

在一些人心中,其實司馬檀未必就不是一個好選擇了。尤其是在鬧出了去年的事情之後。雖說謝神裴與司馬檀之間算是完了,但謝神裴與其他人而言,也更是不可能的了。

畢竟司馬家這兩年雖然麻煩不小,虎威仍在。

謝家即便是有了謝衣支撐起了一片天地,但要想在軍方與司馬弼一爭高下,僅憑軍功還不夠。

所以司馬家出來的女人,任誰都得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能耐去碰。

謝神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

婚書握在司馬家手中,司馬家不鬆口,就沒人能讓這樁親事和解。

一紙婚書,代表的就是男人絕對的支配地位。

謝神策即便是敢於挑戰一下傳統的世族力量,但也不敢挑戰整個男權社會。按照謝神策的認識,民主自由的覺醒與普及,可比女權運動要早的多。

在回到晉都的兩天後,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元節。

上元節,按照慣例來說,是要比新年要熱鬧的多的節日。

新年更多的是民俗的體現,諸國朝會,政治意義要大於文化意義。

而上元節就不一樣了,乃是天子與民同樂的節日,祭拜上元天官紫微大帝。

這時候燈謎遠遠沒有流行起來,不過已經有了鬧元宵之類的把戲。謝神策自陽州城返回的時候,整個城市就已經開始準備上元的活動了,到了晉都,更是盛況空前,在街頭就已經有了不少的小攤子在為上元日的表演做免費宣傳了。

以往的上元日,因為公務,謝神策並沒有怎麼參與,隻記得有一回與綠兒彩衣三人一起上麒麟大街,看了一回彩燈。隻是那天晚上人實在是太多,隻顧著將兩個小姑娘護著,沒怎麼看。

淮揚道的上元要比晉都的活動更多,也更有味道。因為人文風氣更濃,加之豪紳世族都喜歡在這個時候表現一下與“民”同樂的情懷,大多都會出一些題目,附上彩頭,由士子作答。一來考驗文采,二來拉升檔次,凸顯自己的地位品味。

而在晉都,這種形式的活動則是這兩年才剛剛流行起來。

而淮揚道以及江南郡,除了上元當天官府世族組織的圍場之外,青樓煙花巷也會推出一些特殊的節目。像什麼謎語、對聯、巧設問等等。其中的謎語倒像是有了燈謎雛形的味道,隻不過還沒有規範化,也沒有寫在燈籠上。

每個姑娘都會精心準備一些問題,隻要有人答出來,都會陪酒唱曲兒表示敬佩。有文采的,就是成為恩客也不是不可能。

謝神策依然記得當年,自己就是讓王鍾傳紙條解開了還未如何大紅大紫的徐錦魚的三道題目,最後準備做“入幕之賓”的時候,王解花與王青鹽殺到,結果便宜了王鍾那小子。

今年的上元節規模尤為龐大。因為渡過了一次危機,來自西秦的危險如今也已然要解除,晉帝覺得有必要在新年大朝會之後舉辦一次規模空前的上元節來給新年賺個好彩頭,也是振奮一下國朝上下,震懾一下來朝的諸國。

因為規模空前,緹騎司的任務就重了許多。魚龍混雜,各項任務都不方便開展,為了提防一些人和一些狀況的發生,謝神策與周錦棉在臨近上元的時候又對原計劃做了許多的調整。

當然,在謝神策的授意下,緹騎參與其中的一些事項,都對南宋人進行了一些特殊的“照顧”。這一點,包括周錦棉以及晉帝,都心照不宣的表示了默認。

人之常情嘛。

謝神裴在回到晉都之後,寫了一封信給司馬檀,還沒有回音。司馬檀還在晉都,並沒有去滄州。謝神策推測可能他與司馬弼之間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消除誤會。

另一件在謝神策意料之中的事情,就是齊王派人邀請謝家姐弟上元夜賞燈。

這件事被謝神策婉拒了,當然他的理由是要陪王解花,隻是個人立場,沒有代表謝神威與謝神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