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小侯爺的前世今生(1 / 3)

“少爺,那兒不能去啊!院子裏有水啊!”老仆謝老三邁著兩條羅圈腿從房間“飛奔”而出,這要讓掃地小廝看到了肯定得驚歎一聲“跑的真快”!感情是小少爺又不正常了。

是的,小少爺又不正常了,自從小少爺去年落水(就是掉水井了,老太君嚴令提起井字,井字已成為諱字被水替代),大病一場醒來後,就變得不正常了,整天瘋瘋癲癲,時睡時醒,嘴裏念叨著什麼蘿莉...灰機...房呆...凹凸滿之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經常做一些讓人奇怪的事(其實私下裏小廝、丫頭們更願意稱為“毛病”“鬼上身”,但都是竊竊私語,誰敢拿出來大聲說?),比如雷雨夜晚爬樹啦,下雨天喜歡大喊收衣服啦,喜歡把桌椅板凳壘的高高的往上爬再往下跳啦,喜歡往有水的地方跳啦,喜歡把自己一個人鎖在屋裏一連好幾天啦等等,有時候半夜還能聽見小少爺房裏傳來滲人的笑聲......

在大病初愈的那段時間,侯府上下雞飛狗跳,五歲的小少爺偷偷的又投了幾次“水”,要不是謝老三跟的緊,小少爺就是三條命都早沒了,全府上下得神經都繃的跟弦似的,隻要小少爺出門,必然是要跟著四五個年輕力壯的軍漢的。就算不出門,房裏的銳器也都全部收起來了,拐拐角角也都磨平了包上了厚紗稠,那作用,是個人都明白唄,五歲的娃娃殺不了別人,但是能殺的掉自己啊......

其實小少爺在“瘋”之前並不是這樣的,什麼三歲賦詩肯定是假的,但三歲能背誦《論語》,四歲可默寫《詩經》則一定是真的,老太爺親自授的課,能差嗎?咱老太爺是誰?可是當朝太傅!先帝爺的老師!而且是當今皇帝還是太子時的老師!貨真價實的三朝元老、兩代帝師!他老人家親授學問誰敢說差了?就連天下巨富的王家,那位老尚書都對老太爺有個好孫子羨慕不已,在已經致仕幾年後,回京恭賀太後大壽與老太爺敘舊時就表示要將最疼愛的小孫女兒許配給小少爺。但是!這本來是一件親上加親的大喜事,卻是成了小少爺的也是全府的噩夢的開始。

說來話長。謝家,乃是當朝一等一的高門巨閥,偏偏人丁不旺,自謝家老太爺往上三代都是一脈單傳,到如今謝家一代,隻有謝衣與謝裳,萬幸好歹香火旺了一輩。然而,大概第二代香火“過旺”,糟了報應,謝衣,也就是嫡長房,第三代沒有一個男丁,老太爺幾年間都不見笑臉。

話說大爺也是連妻帶妾六七房了,偏偏一個兒子沒有,全是丫頭,這讓長房一脈連帶著人氣都低落了下去,為此老大很是休了兩個品行不端的小妾。索性二爺還算繼承了老太爺的優良基因,夫人也是爭氣,一口氣生了一個女兒兩個兒子,讓謝家還算有了點生氣。

可想而知,這兩個小屁孩是如何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了,久不聞朝政的老太爺重新“出山”,教育兩個寶貝孫子讀書,謝家老大雖然早就分出去另建府衙了,夫妻兩還是隔三差五找借口串門,而且一串門絕對是蹭吃蹭喝一整天都舍不得走。這也不怪兩口子,大女兒都出嫁了家裏下一代還沒個男丁,雖說謝老大才不到四十正值春秋鼎盛,耕耘也是辛勤,補品也是不斷,名醫也請了不少,可就是......仍然沒有一個兒子。因此夫妻兩隻能把對兒子的愛全部灌輸在了兩個侄子身上。而大爺一家的殷勤與對兩個小屁孩的關愛甚至讓二爺夫妻微微吃醋。

在老太爺的教育下,兩位小少爺的天資和材質很快得到了顯現,世子,也就是侯爺嫡長子謝神威,明顯愛武勝過習文,是個看書半盞茶一準打瞌睡犯困的主兒,而小侯爺謝神策則明顯喜讀書,從小就被譽為神童,當朝皇帝為數不多的幾次微服就有威侯府,對當時年僅三歲的小侯爺背誦《論語·為政》大加稱讚,甚至一次在後宮也提到過“威侯的二兒子都會背為政了”。這件事也是整個晉都當時的熱門話題。

在小侯爺四歲的時候,老太爺把兩個孫子帶到了王家老尚書麵前。老尚書對世子習武相當讚同,對小侯爺習文所表現出的天賦也是大加讚賞,當即叫來了兒子兒媳和謝家兩兄弟,要表示將最喜歡的小孫女兒王解花許配給小侯爺謝神策,兩家人當即拍板,隨後擺宴定下這門親上加親的親事。

之所以說是親上加親,是因為王老尚書的小兒子王鼎的妻子正是謝家老太爺的小女兒謝韞!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小侯爺謝神策將來的妻子就是自己的表妹王解花......可憐當時對這方麵一無所知的小謝哥就這樣被指了娃娃親,還是近親......

也就是在那一晚,在兩家賓主盡歡後,發現名義上的主角小謝哥不見了,最後原本是廚子的謝老三在井裏發現了被淹的奄奄一息的小謝哥。

晴天霹靂!對於整個謝家來說這不蒂於是一場大地震了,連吃齋念佛幾十年的老太君都鄭重又鄭重的換上了正二品誥命夫人的補子,麵見皇太後,痛陳“亡謝家之心不死的陰謀者,此舉是要挑起內亂”。謝家本就單傳除了心裏陰影,好不容易“旺盛”了兩代,結果差點“回到解放前”,這讓這次意外落水延伸出一次相當能量的政治風波,王謝兩家自行腦補的一係列“陰謀”得到了明顯的破產,最終大晉的天下又重新安定了下來,普天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