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杆上無功補償模式分析
6kV配電線路大部分使用杆上無功補償技術,主要針對現場變壓器數量眾多、供電半徑較長線路所需的無功功率實現補償處理,此類補償技術整體投資規模較小,能夠同時達到高補償效果和快速回收水平,比較符合現場電力維護和管理的特征;尤其麵對功率因數不高並且負荷效果嚴重的遠距離油田配電線路結構,輔助功效極為明顯。電容器組主要在架空線路的塔杆上實現並聯搭接,接線技術和單相電容器裝置處理輕便,能夠輕鬆滿足整套補償設施的故障率防控效果。
在保護方式上主要配備熔絲和氧化鋅避雷器進行突發過電壓和電流波動效應克製。某地油田配電線路自實施無功補償技術改造之後已經實現數十台HWX-10-1型線路補償設備安裝,並且能夠結合線路實際電壓和功率因數進行智能分析,使得線路上並聯電容器進行自動跟蹤校驗;特定環節中技術人員完全可以透過運行參數整定操作實現任意控製範圍的直觀調節,將電路運行過程中不必要的欠補和過補隱患消除,穩定電網功率因數在固定範圍內的浮動反應;這類結構同時具備失壓保護功能,特別是產生突發停電狀況時,能夠將電容器進行快速切除,並且在一定時間段內抑製閉鎖電容器的再次運營特性,杜絕線路重合閘後電容器帶電投入對電網機理結構造成的衝擊影響。
具體來說,無功補償技術是現下日常電網建設過程中應用實效最高、經濟能度作用較為合理的技術手段,長期以來一直接受電力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長期改造研究。6kV配電線路安裝並聯電容器裝置實現無功功率補償效益,能夠滿足小規模投資要求,同時布置結構簡單、整體維護工程規模小,進一步保證線路功率因數的提高效用,改善線路電壓質量。
3 結束語
盡管無功補償控製績效較為優越,但如果整個油田全部實現分散補償裝置建設,就會造成廣域的故障點分布危機,並且管理工作落實難度較大,因此適當的集中補償處理也未嚐不可。考慮到電容器的老化和線路負荷增加等隱患問題,這就需要有關技術人員定期對無功補償量進行核實驗證,必要情況下實施規模調整;同時開展變壓器結構的防竊電功能追加研發工作,克製竊電行為造成的電網損耗作用,最終維持供電部門長期的工作控製績效水準。
參考文獻
[1]杜修柯.電網配電線路的最優無功補償研究[J].電力電容器與無功補償,2008,12(03).
[2]王國強.對油田供電線路進行高壓電容移相補償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8,22(16).
[3]餘勇.增加電網無功補償的效能分析[J].有色金屬加工,2009,13(05).
[4]李曉峰.線路無功補償電容器的可靠運行問題[J].電力電容器與無功補償,2010,16(03).
[5]楊思源.淺談功率因數與供電效率的關係[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