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階梯電價,究竟是什麼意思?(1 / 1)

階梯電價,究竟是什麼意思?

知道吧

階梯式電價(Multistep electricity price ;Ladder-type price)階梯式電價是階梯式遞增電價或階梯式累進電價的簡稱,也稱為階梯電價,是指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幹個階梯分段或分檔次定價計算費用。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通過分段電量可以實現細分市場的差別定價,提高用電效率。

2012年6月14日,發改委表示居民“階梯電價”將於7月1日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截至2012年8月7日,全國29個省區市均已對外公布執行方案,九成提高了首檔電量標準。

基本內容

階梯式電價的具體內容是:

第一階梯為基數電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電價也較低;

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

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更高。

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通過分段電量可以實現細分市場的差別定價,提高用電效率。並且能夠補貼低收入居民。

實施原因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我國資源產品價格嚴重偏低,是造成加工業經營粗放、浪費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資源產品價格充分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供求關係和環境成本,是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

資源價格改革的方向是要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價格機製。這些年來,電價市場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科學合理和公開透明的政府定價製度初步建立。

發改委還將積極穩妥推進電價市場化進程,擬繼續優化銷售電價分類結構,減少交叉補貼,建立有利於節能減排,引導用戶合理用電的電價體係。

全麵試行

2012年6月14日上午,發改委在有關階梯電價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29個省市區已經聽證結束,各地將陸續出台階梯電價實施方案,7月1日起全國全麵試行。

發改委表示,絕大部分省份上調了第一檔電量,根據目前確定的方案,絕大部分地區第一檔電量覆蓋率都超過80%,部分地區超過90%。我國階梯電價政策形成曆時4年,2008年開始研究,2010年形成了初步指導意見,並通過互聯網公開征求社會各方意見。2012年5月以來各地又就實施方案召開聽證會,進一步聽取社會意見、完善方案。除新疆、西藏外,居民階梯電價製度將覆蓋中國大部分省份。

國外發展

日本階梯電價分時分地

日本從1974年6月開始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按照用電量將電價劃分為3個檔次。各地電力公司對每檔定價稍有差異。

以東京電力公司為例,第一檔為120度,每度電價為17.87日元(約合1.45人民幣),這是保障基本生活必需的用電量。第二檔從120度到300度,每度22.86日元(約合人民幣1.9元),電價與發電平均成本持平。第三階段是300度以上,每度24.13日元(約合人民幣2元),以此促進節電。

近年來,日本居民電費還引入了基本電費、燃料費調整額、促進太陽能發電附加費等項目。此外,為鼓勵錯峰用電,東京電力公司還實行分時電價,每天23時至次日7時的深夜用電價格相對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