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讓孩子學會思考(1)(1 / 3)

女兒是一個"問題兒童",她很喜歡發問,未想好已經開始問:"為什麼……?"然後便一邊想一邊問。

一邊想一邊問,所以偶然也有問不出的時候,這時她便會說:"啊!我忘記了。"

為了讓她"下台",我便說我有問題要問她,而我當然也是要即時想出一個既可讓她思考又有能力回答的問題來。

漸漸地,這便變成我們一家大小的"活動"之一。我們輪流發問,輪流回答,所提出的問題都會是沿途上所看到的東西,這可使孩子留心觀察,又可使沉悶的車程變得有趣起來。

這天,她又有新主意了,她要我提出問題,讓爸爸回答,然後由她"公布答案"。

我們隻需要一個問題,便可使每個人都要進入思考狀態,回答一些,再加上她的看法,我們便可從不同的角度和年齡去看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要坐私家車而不坐巴士?""為什麼望夫石不會掉下來呢?""為什麼要有教堂?"

爸爸當然要提出最正確的看法去讓女兒了解,而她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她在接受別人的看法的同時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無論她說什麼,我們都要學習從她的角度去看,了解她看事物的方法,以便訓練她的邏輯思維。所以,我們總喜歡到不同的地方去,讓她看不同的世界,提出更多不同的問題。

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思考,讓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要使他們大開眼界。

做功課也要適時獎勵

督促孩子讀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有個不用你費心的孩子,你可被看做是十分"好命"的家長了。

培養孩子有定時做功課的習慣,幫助孩子明白專心讀書是他們的責任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做事懶散、沒有良好讀書習慣的人,你便需要有係統地去督促他。和孩子訂立一些做功課的守則和獎懲辦法,首先你要留意孩子喜歡而又可以用來當獎品作獎勵的東西,然後便跟孩子設計一個做功課的時間表。能夠做好功課一次的,可得一分,積存十分便有獎勵,積存五十分的可有更大的獎勵。

獎勵需適應孩子的年齡、興趣和需要,獎勵不需太大,最重要的是能有孩子自己的參與和意見,除了獎勵,不要忘記告誡孩子:"如你考試不及格,我便罰你。"

在有獎有罰的原則下去幫助孩子達到目標,計劃必須持之以恒,但偶爾也需要有些寬鬆才能讓孩子不會因為失望而放棄,不然所有功夫便會白費了。

當孩子能成功達到目標時,下一次可以和他訂立較高的目標,從而協助孩子保持努力,直至他的良好行為成為生活習慣,那便毋須再靠獎勵了,長期的獎勵隻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讓孩子學會收拾行李

這季節最好去旅行,旅行最好去野餐。野餐前的一切準備工作,最好跟孩子一起進行。

要多少飲品?多少食物、杯碟和刀叉?甚至台巾的大小,都可以讓孩子去思考、去安排。

今天的孩子太過依賴,什麼事都有人照顧周到,這會大大影響他們發揮領導才能和組織能力,對他們的學習以至日後工作都不利。

要孩子有細密的思考能力,便要讓他在籌備時先學會分類。先安排食物,然後再安排適合的餐具;有了食物便安排飲品,有了飲品就要想想需要用什麼去飲,再想想清潔用的毛巾,甚至墊台的台布。

由吃之前到吃完後的東西,一層一層的,一類一類的去想,使孩子懂得安排,不致手忙腳亂。要孩子有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這都需要你給他提供訓練的機會。

小一些的孩子可讓他準備其中一類東西,大一些的孩子可讓他把清單列出來,跟你一起去安排。

去遠程的,更是讓孩子有自己收拾行李的好機會,給他一個小型行李箱,足夠的時間,讓他把想帶的東西放進去,待他收拾好後,你大可趁此機會教導孩子什麼是必須要帶的東西。

不要讓孩子成為"照顧周到"下的"犧牲品",不要怕他做得慢,不要怕他邊做邊吵鬧,要給他機會。

特殊的考驗

趁著開倉大減價,我給孩子買了一大堆禮物,打完折後,孩子的十多份禮物也隻不過五百元,物超所值。朋友笑我貪便宜,太多隻會寵壞孩子,十多份禮物真的嚇壞人。

這當然不會寵壞孩子,隻會令孩子喜出望外。

"這些禮物都是你的!"她以為我買來送禮,後來聽完我的話後開心得抱著我不放。

"全都是我的?"小女兒還有點不相信。

"隻有這幾份是送給朋友,其餘都是你的。"希望人人開心,所以買了一式多份。

"啊!我從沒有收過這麼多禮物。"小女兒一時拿著這個,一時拿著那個,不願放手。

"這些全都是你的,但不可以一次性拆開,要分開來拆,每月拆一份,新年、兒童節和複活節等特別日子可多拆一份。"

"那我這個月可拆兩份了。"她知道這個月是她的生日。

"不是兩份,是三份,還有新年呢!"我哄得她高興極了。

接著,我教她順著自己的喜歡程度來把禮物編排好,好好擺放在自己的房間裏。

這是一種耐性的考驗,有耐性的孩子不怕困難,將來會較容易成功,我希望她能夠通過考驗。

教孩子選購禮物

選購一份令對方開心、自己也開心的禮物,真的很不容易。有些將要喬遷新居的朋友會自己列出一張清單來給好友挑選,這樣便不用別人費心,而又保證收到合適的禮物,不過神秘感和它所能帶來的驚喜就欠缺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