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做人教育實際上就是對孩子為人的正確態度和品行的培養。一位沒有不為孩子率先垂範,沒有正確人生態度和良好品行的家長是注定不能培養出會做人的孩子的。
其實,做事和做人是分不開的,因為人的思想素質隻有在做事中才能形成,人的各種智慧、能力與潛能隻有在做人中才能真正挖掘和發揮出來。做事與做人,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將共同成就一個人的人生。
所以,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會教孩子學會做事。做事是孩子在當前生活中和未來事業中的重要能力,也是成就自身的關鍵。對孩子來說,做事的能力決定未來事業的大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題為《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把學會做事列為21世紀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
在現代知識經濟社會中,對人的做事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適應現代世界變化的綜合做事能力。教孩子學會做事其實就是培養孩子適應日益變化的社會的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包括社會行為技能和個人素質,如有責任心,做事有計劃,注重細節,不怕吃苦,敢於夢想,熱愛勞動,腳踏實地,等等。
現在,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碩士生甚至是博士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是不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不會做事。父母也可以看得出,現在有很多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已經把能力當作用人的標準,是唯才是用,而非唯學曆是用,這裏所說的能力其實就是做事的能力。
現代社會的成功案例已經表明,一個不會做小事的人,也注定不會做成大事。同樣,一心隻想做大事而不願意從小事做起,結果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有人說,萬事從小做起,這真是太對了。所以,教孩子學會做事,一定要讓孩子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
關於做人與做事,國家總督學柳斌先生曾說:“人活著,總要做點事。無所事事,虛度年華,是最沒有出息、最沒有價值的。做點什麼事呢?做點令人滿意的事,做點對人民有益的事,做點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事。一句話:做點好事,不做壞事。做好事不容易,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更不容易。能不能做到,要看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有了知識,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做事,但不一定就能做好事。做事能否有益於人民,關鍵在於是否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因此,隻做好事,不做壞事,其根本還在於要學會做人。”由此可見,做人做事都很重要,但做人是根本。做事先做人,做事必須先在做人上把握方向,識正道,才不誤入歧途。也就是說,隻有學會做人,才會做事。
既然做人與做事如此重要,那麼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麵培養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呢?基於此,我們編寫了這本《做人與做事,決定孩子的一生》。本書突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的結合,既有中華傳統的美德教育,又有現代教育及國外教育的先進經驗,形成了富有傳統特色與現代感的家庭教育理念。
書中有很多成功案例故事,還有一些至理名言,更有大量切實可行的培養孩子能力的建議,相信這些一定會強烈震撼廣大父母和孩子的心靈,一定會對父母培養好孩子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真誠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培養出成功做人、高效做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