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發育狀況(2 / 3)

另外,體重過輕,主要是因為先天不足和後天的營養不足造成的。此外,若寶寶鍛煉少,體質弱,抵抗力弱,常患病也是導致體重過輕的原因之一。

要保持寶寶正常的體重,應注意平日合理的喂養,正常而平衡的飲食。加強身體鍛煉是增強體質的重要途徑。

4.運動發育狀況

孩子到3歲左右,所有的運動能力都已具備。他們已能疾走、奔跑、上下樓梯等,能雙腳交替跳著走、單足站立數秒等。可以說4歲的孩子是整天跑跑顛顛、沒有一刻安穩的時刻。

幼兒6歲時,神經係統的發育接近最後完成階段,運動也較前更為劇烈,已能很好地控製身體,所以就不像以前那麼容易摔倒了。而且可以從1米左右的高處跳下來,而不必擔心他們會弄傷。

手足功能發達,能與眼睛協調配合,出色地做一些很細小的事。能用繩子打結,使用筷子,站著穿短褲,還會進行彈玻璃球等遊戲。

所有這一切都跟家庭生活狀態有很大關係,受家庭生活狀態的影響不小。比如說,那些有老人的家庭,總覺得孩子這樣玩有危險,老人在旁管束太多、保護過度,從而孩子既無法發揮其自身所具有的各種能力,又因此終日惶惶不安,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往往許多事情看上去似乎有些冒險,但盡管如此,還是應該積極地讓孩子去幹、去玩,隻要加以注意保護就行了。

5.心理發育特點

3~6歲的孩子求知欲旺盛,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記憶力、思考能力及想像力也發展得很快。

3歲以上時,孩子對什麼事都愛問“為什麼”。遇到這種情況,切不可覺得厭煩而不予理睬,應該盡可能予以回答。對同一件事總是要問好幾遍,於是有的爸爸媽媽就認為這個孩子智能低下,實際上,孩子的智能是通過許多次體會、經曆以後才能形成的,因此對於4歲兒童提出的一係列“為什麼”的疑問,做父母的應該爽快地予以回答,而且要有耐心,不要不理不睬,這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所在。

到5歲,因為再過一年就要上學了,於是,爸爸媽媽就急著想教孩子讀書識字,買來許多書。其實,沒有必要如此著急。當然,如果孩子對此有興趣,則教教也無妨。因為即使識字遲些,有的到時也會認識很多,反之,有的孩子雖然很早就識字,但要認全一個字,卻並不容易。孩子到了5歲,一般都能數數,或從許多東西中取出幾個之後,也能準確地數出來。

這時的孩子不但能畫花、人、汽車等。也能夠畫出生活中印象較深的東西來。由於思想還缺少整體概念,在畫畫時往往會把幾種不同的東西拚湊到一塊去。比如說,畫下雨的景象,本應畫上雨傘,卻畫上了太陽等。即使這樣,大人在旁不要加以糾正,甚至說他笨,反而應予表揚。孩子的這種大膽想像力雖然尚不合道理,但卻是一種智力發展的表現,應該予以培養。

6.情感發育特點

孩子幾乎生下來幾個月就有了簡單情感。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增長,情感也越來越複雜了。在嬰兒時期,隻有高興、不高興等單純反應而已。隨著年齡增長和社會集體生活的增多,喜怒哀樂等比較細致的情感也發達起來。到了5歲,情感幾乎與大人無異。同時,一到這個年齡,胡吵亂鬧、煩躁、恐懼等情緒就少了許多,相對來說安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