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家有女初長成(1 / 2)

天下第一望族琅琊王氏家,最近喜事連連,繼太保王溢之女美人王氏進封為貴嬪後沒多久,王溢次子王敞被封為琅琊郡守。王氏一門,世代簪纓,高門顯貴,父蔭子繼,母慈女孝,曆來是豪門貴戚一心結納的對象,能與王家結為姻親或成為王家門生,或被王溢點評一二,都可一躍龍門,名揚天下。

王溢長子長媳早年間死於長沙王兵變,長房隻留下兩個孫女:王青城和王非煙,兩姐妹相差一歲,長得甚是粉嫩可愛。王溢可憐孫女年幼,便收到自己處悉心教養,兩個孩子頑劣時也不忍心過多苛責,寵溺嬌縱有餘,規矩家法略欠。好在兩位小姐都是聰慧異常,隻在他眼前蠻橫,遇到各房親戚時卻裝作乖巧懂事,進退有禮,讓他好不寬慰。

轉眼已是王青城十五歲及笄之年,這樣重大的成人儀式,王家也是倍加重視,王溢讓二兒媳崔氏為王青城結發,以笄貫之。崔氏娘家也是四大名門之一,崔氏性格沉穩幹練,做事穩妥有分寸,甚得王溢歡心,王溢讓其掌管家事,事無巨細,辦得井井有條。長房無子,王溢一心想著讓崔氏長子王玄朗過繼到長房,承襲他的爵位。崔氏是何等玲瓏剔透的人兒,自是盡心侍孝公公。對公公的心肝寶貝孫女也是格外上心,她自己沒有女兒,一直拿她們當做親生的看待,這次為王青城做及笄禮,裏裏外外來回交待,務必鄭重其事,以博得老太爺和侄女的歡心。

王青城感慨自己終於長大成人了,不再是養在深閨無憂無慮的女孩兒家,她需要時刻準備著為家族做貢獻。爺爺應該在不久的將來會為她物色一門親事,她就要離開王家,離開爺爺,離開自己親愛的妹妹,從此與一個陌生的男子共度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的一生。大家都在慶祝她及笄成人,她勉強一笑,心裏卻滿是對未知命運的迷茫與無助。

崔氏悄悄地在青城耳邊說道:“看你神色不對,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青城搖搖頭,她的心事誰也解救不了。

崔氏見狀,笑道:“莫不是害怕未來夫婿不是好相與的人?”

青城被她說破心事,羞澀地低下頭,這個嬸嬸好厲害。

崔氏說:“聽說老爺正在為你物色人選,以咱們王家的地位,你又是嫡長孫女,對方當然是王孫貴胄,豪門望族,不會委屈你的。”

青城笑道:“你怎知我非想嫁這樣的人家,我但願嫁個寒門書生,隻要他真心待我,我也不會嫌棄他的出身。”

崔氏說:“說什麼胡話呢?你何嚐見過高門貴弟與寒門小戶聯姻的。”

青城不再作聲,她對未來的夫婿家境無甚要求,隻要彼此深愛,其他無足輕重。她更羨慕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情事。

王非煙坐在一旁笑道:“姐姐及笄,姐夫就臨近了。”

王青城啐了一口,瞪了她一眼。王非煙做個鬼臉,不依不饒,轉為小聲嘟囔著。

王溢於觀及笄禮後召集兩個兒子商議王青城的婚事,他屏退仆人,清清嗓子,看著身邊的兒子,說道:“關於青城的婚事,你們有什麼合適的人家沒有?”

三子王言一向寡言少語,此時接話道:“二嫂家乃是清河崔氏,與我們王家同是北方望族,未來侄婿能從崔家選出的話,豈不是親上加親?”

王溢點點頭,崔氏是姻親,青城嫁過去不會受一丁點的委屈。他轉頭看向二兒子,王敞搖搖頭,小聲道:“父親大人,崔氏與我們雖是姻親。但若能獻與東宮太子為側室,將來太子登基,有青城和姐姐在後宮,我們王家也是個長久的依靠。”

王溢臉色沉重,當今皇上雖久病纏身但尚未駕崩,太子眾望所歸,在不久的將來必能登大寶,隻是現如今太子已有太子妃,還有兩名側室,青城嫁過去最多也隻能是側室的名分。他不是沒想過東宮這最金貴的所在,隻是不願委屈了青城。

他已經為王家犧牲了小女兒,現在又要送孫女去宮裏,還是他最疼愛的孫女,他有些不忍心。他王家世代與皇家結親,出過不少的皇後,一個青城,就放過她吧。

王敞看出父親的猶豫,為緩和氣氛,說道:“兒女姻緣,就是講求個緣分。這樣吧,青城剛剛及笄,先暫且不定下,要不等過了中秋再議。”

王溢摸著花白的胡須,點點頭。隨即擺擺手,讓他二人先散了。

門外王非煙偷聽得清清楚楚,她趕緊跑到她和王青城的閨房通風報信。青城聽得這番話,生氣地把拿在手裏的一個青瓷小碗甩手砸到地上,讓她進宮,做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