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一(1 / 2)

金星之精,墜於終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時有紫氣複之,故名太白山。

太白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皓然。

玉皇池位於終年積雪的太白山峰最高處,終年雲霧繚繞,太乙觀位於玉皇池東側,占據了太白山最高峰的東半部分,在雲霧中浮現出青磚灰瓦,山下就是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相傳為太乙真人修道之處,以後曆代太乙門人奉此處為聖地。

這一日午夜正在觀中凝神潛修的太乙門掌門太白真人忽覺內心似有無名煩躁,遂起身走向觀外,往日雲霧繚繞的山頂,現在變得一片明淨,夜空中點點繁星閃爍,信步向西側玉皇池走去,來到玉皇池畔,內心的不寧更加明顯,池中一片平靜,倒映出漫天星鬥,就像另一片天空移到了腳下。

磁藍的天幕中,不斷有星星明亮輝映,也會有星星暗淡消失。這時一顆耀眼的明星在西方冉冉升起,天空其他星星似乎自動暗淡了一些,尤其是本來光耀天空的紫微星,變得明滅不定。

太白真人內心中的不寧達到了爆發的極點,修道以來從未有過這種現象,這是當前天空的星象所引發,這顆星當真力量驚人,自己窮修天道60載,對星象產生這麼強的感應還是第一次,慢慢地那顆明星似乎暗淡,淹沒在周圍的繁星裏,紫微星似乎再度光明如初。

真人內心也恢複了平靜!似乎感受到什麼,卻又無法表達出來。

看看天空依舊繁星閃爍,玉皇池平靜如初,太白真人遲疑著回到觀中繼續潛修!

第二天上午,太白山頂恢複了平日的雲霧繚繞,太白真人心中更加不舒服,來到外麵,隻看到天空雲霧彌漫,通往玉皇池的咫尺竟然恍若天涯之遙!

太白真人閉目走向玉皇池,到池邊站定,在完全的濃霧中,閉上眼睛依靠感覺更穩妥,在池邊站定,心中的那種不安和昨夜更加相似。

這時雲霧中的池水泛起波瀾,太白真人感覺不到起風,內心的不安也超過了昨晚最強的時刻,湖麵上空金光閃耀,空中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忽然湖麵湧起滔天的巨浪,一條金色的巨龍般的影子衝向天際,消失在了長安的方向。

雲霧散開,大雨停止,陽光普照周圍皚皚的白雪,太白真人看著慢慢恢複平靜的湖水,心緒恢複了平靜,目光投向遠方,若有所思。

第二天太白真人下山,到長安,看望了當朝皇帝,了解到昨天上午,九皇子誕生,太白真人連聲道賀。並允諾,九皇子願意拜師學武之時可以隨時到太乙觀。

皇上開心道謝,本朝立道教為國教,太乙觀乃道門頂尖的門派,從開國起曆代掌門就一直作為國師供奉,有力的佑庇朝廷,天下有事之時才能恭請出山,現掌門太白真人一身武技早已超凡脫俗,且洞悉天機,乃天下少有的神秘高手,據說隨時可登天道!

太白真人滿意回山。

大約2000年以前,西周穆王駕八匹駿馬拉的豪華馬車,西行至天山,在天池遇見西王母,受到熱情的款待,然後互贈精美禮物,從此天山頂峰天池附近成為西王母的仙域。

戰國時先天門創始人遍遊天下,喜歡上天山天池仙域風光,認為這裏最符合自己體悟天道,最後將本門紮根於此。

金龍現於太白山玉皇池5年後的深夜,天山天池畔,先天門掌門人抱樸子正在此處生機之地欣賞夜空的浩渺無窮,心中浮現此處種種神奇,和平日靜修所悟所印證著。原本於天池南側的抱一樓中靜坐,心中有不適遂出來行至天池。

天山頂峰天空如在頭頂,天池平靜無波,更顯得水天一色,如站在星空的懷抱中,腳下是天池倒映的的群星薈萃,頭頂是茫茫天空,讓人覺得本來就在天上和星辰為伍。抱樸子內心稍稍平靜,再抬頭看天空北鬥七星更加明亮,其中天樞星異常明亮,大放異彩,抱樸子看到這裏心中似乎更加不安起來,再過片刻,大放異彩的天樞星似乎消失在東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