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

開篇

總結鄧小平六大遺產

厘定中國發展新路向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8月20日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總結鄧小平留給後人的六大遺產:“紀念鄧小平同誌,就要學習他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無比堅定的崇高品格;學習他對人民無比熱愛的偉大情懷;學習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學習他不斷開拓創新的政治勇氣;學習他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學習他坦蕩無私的博大胸襟。”

高調紀念鄧小平

意在為改革造勢

英國《衛報》網站8月16日發表題為《鄧小平題材電視劇符合中國領導人的計劃》的報道稱,《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這部電視劇並不完全像美劇《紙牌屋》,盡管一家國有報紙稱該劇第一集“就像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政治驚悚片”。據報道,《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共48集,劇本花三年寫成,全劇耗資1.2億元人民幣,以央視的標準衡量,這是一筆極大的數目。國家媒體還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強調習近平對鄧小平的尊崇。文章點明了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和中共改革計劃之間的關係。人民網8月13日發表文章說:有人說,以前是“路不平,想想鄧小平”,現在是“路不平,看看習近平”。文章寫道:“可見,在群眾眼裏,銳意改革的習近平,與當年開創改革開放道路的鄧小平,在許多方麵都有著相似之處。”《印度時報》網站8月18日報道,中國出版了鄧小平的官方傳記和文集,首次披露了這位改革派領導人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政局中所遭受的磨難。外界認為,傳記和電視劇的推出時機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性,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被塑造為中國的新“鄧小平”。

傳央企主要負責人

將降薪至30%

8月18日,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部署央企主要負責人薪酬製度改革。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央企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據消息稱,由人社部牽頭、財政部等部委參與的對央企主要負責人的薪酬調整方案初稿已經草擬完畢並開始征求意見。而這份計劃草案一個主要建議是,央企、國有金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將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後不能超過年薪60萬元。數據顯示, 2011年央企高管平均薪酬72萬元,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例,2013年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大部分超過100萬元。另外,由財政部主導的國有金融企業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相關方案已經完成最後一輪征求意見,即將正式試點。計劃主要看點是,為發揮對國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長效激勵機製,將對國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實施股權激勵計劃,計劃推行用國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一定比例的薪酬購買所在公司的股票,從而達到持股目的。試點成熟後,將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全麵推開。

國企高管薪酬

應參照高級公務員

《人民日報》刊文稱:央企老總的薪酬屢屢成為話題新聞,這邊有人提出國企老總不該拿天價年薪,那邊馬上有人按照市場貢獻論證國企老總薪水的可憐。其實,討論國企老總究竟該拿多少錢,首先要明確國有企業的性質。設立企業的目的是實現所有者的意願,如果說一般企業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那麼,設立國有企業的目的就是實現國家意誌、全民利益。所以,國有企業的各種製度包括負責人薪酬都必須體現這一性質。中國的具體國情是國有企業數量多,類型複雜,如果進行粗線條分類,可以將國企老總分為國家雇員和企業雇員兩大類。原則上,國家雇員的薪酬體製體現“準公務員”規則邏輯,企業雇員體現市場化的職業經理人規則邏輯。前者應類似公務員的考核要求,以弱刺激、穩定性、透明性和長期保障為特點;同時也要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即報酬中還應包含承擔經營風險的收益,有助於吸引優秀企業經營人才。後者可以與一般企業的薪酬製度相同,更多地體現市場競爭原則,即薪酬與效益直接掛鉤。按照企業薪酬製度的一般原理,層級較低責任麵較窄的崗位,應實行較強的直接刺激性的報酬製度,例如計件工資、效益提成等;而層級高責任麵寬的崗位,則實行較弱的直接刺激性的報酬製度,固定月薪、年薪等。當然在總體上,層級較高的薪酬水平高於層級較低的,它的激勵機製相對更具有長期性。據此,中國國企老總的薪酬水平和結構特征應是:體麵薪酬、綜合激勵、公平標杆。所謂“體麵薪酬”是,國企老總的薪酬應能體現其社會地位,保證其本人和家庭可以享有衣食無憂的生活,使其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專心經營企業。所謂“綜合激勵”是,國家對國企老總的激勵不僅體現在經濟報酬上,還體現在獎勵貢獻、長期保障和給予更大職業發展空間上。所謂“公平標杆”是,國企老總薪酬體係應體現國家對於“收入公平”的意願。因此,國企老總工資水平不應以私營企業尤其是國外私營企業為參照,而應以較高層級國家公務員薪酬水平為參照,必須體現其所有者國家的意誌,這是國企對促進社會公平所承擔的責任和貢獻。當然,有些高度競爭性的國企老總薪酬可以實行高度市場化的薪酬機製,但典型的國企尤其是央企老總,即使同國家行政級別脫鉤,也需要實行國家認定的國家雇員級別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