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業家的陰陽悖論(1 / 1)

創業家的陰陽悖論

管理

作者:孫黎

Bill Campbell 是矽穀最有名的教練,他自己曾挽救過頻臨死亡的公司,也在很多公司董事會擔任董事,與許多傳奇商業領袖喬布斯、貝索斯、施密特等共事。但他誇獎創業家及風險投資家本·霍洛維茨是他所見過的最佳CEO, 因為他認為霍洛維茨既可以是公司和平時期的CEO,也可以是戰時CEO。

要管理好公司這兩種的不同時期,需要CEO有著不同的管理技能與思維能力。我十分好奇一位美國的創業家能否更理解中國的陰陽哲學,所以霍洛維茨發售新書《創業維艱》(The Hard Thing About The Hard Things),我第一時間就買到了簽名版,還一口氣買了三本,送給其他朋友。

霍洛維茨在書中談論了自己死而複生的創業經曆,也回答了很多困擾創業者的問題:例如是否解雇自己的忠心朋友?是外請專業經理還是內部培養對應公司的快速成長?如何與下屬一對一交心討論?是出售公司呢還是繼續自己經營?如何評價CEO?對一名創業教授來說,第一遍讀下來好像不成係統,作者的思維太跳躍,好像是許多博客文章的大雜燴,從中很難總結出創業的普遍規律。霍洛維茨自己也說:“創業家的第一天條——沒有規則、甚至打破規則”。

但在讀第二遍時,慢慢就可以品出霍洛維茨獨特的創業精神,就是善於悖論思維。傳統上,西方管理思維中最接近中國傳統陰陽思維的是權變,也就是說在什麼山唱什麼歌,強調“如果 - 那麼”(“if-then”),不同的創業情境需要變通的思維,例如CEO既需要下屬承擔責任,同時又要有創造性,這就要員工承擔相應的風險。究竟孰輕孰重?霍洛維茨的回答是:這要看這位下屬在什麼位置上?多麼資深?任務/項目本身有多難?這是一種典型的權變領導。

更難的則是悖論。Lewis and Smith (2014) 指出悖論是指既矛盾而又相互關聯的元素,這些元素間的邏輯似乎是獨立,關係是荒謬的、非理性的,但這些元素又同時出現。強大的創業者身上,最閃光的個性就是善於利用這些相互矛盾的元素。從這個觀點出發,再讀這本書,就會有很多會心之處。例如霍洛維茨在2000年互聯網大潮的末期將LoudCloud納斯達克折扣上市,他預見到了危機,兩手準備,專門成立一個新的項目小組,另外開發底層獨立的中間件軟件,而將公司的核心資產——最早的“雲服務” LoudCloud打包出售,從而出生入死,渡過危機,可以說就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的悖論。

有趣的是,創業理論最近已經開始注意陰陽思維的應用,例如《創業理論與實踐學報》主編Miller (2015)最近就提出,創業家往往都有兩麵的個性:熱情、樂觀的同時又會有過度自信;高度自我期許、自我效能的同時又會有自戀、驕傲。喬布斯身上這種兩麵性有淋漓盡致的展現。最近出版的《成就喬布斯》(Becoming Steve Jobs: The Evolution of a Reckless Upstart into a Visionary Leader)一書,同樣也反映了喬布斯是如何控製自己身上的兩麵性,而成長為偉大的商業領袖的。

創業維艱,其實說的不是創業過程的勞其筋骨,而是掌握陰陽兩極矛盾的心智之苦。善於悖論思維的人,舉重若輕。

(作者執教於堪薩斯城密蘇裏大學,講授創新創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