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基礎四國”機製的作用和影響(3 / 3)

對“基礎四國”機製的展望

雖然“基礎四國”機製麵臨著諸多挑戰,但基於國情、利益訴求的相似性和共同麵對的壓力,“基礎四國”機製仍將繼續下去。為了使該機製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並發揮更大的作用, “基礎四國”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加強。

未來,四國應進一步拓寬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從談判立場的協調逐步擴展到務實合作。盡管“基礎四國”在談判進程中不斷要求發達國家率先行動,但實際上四國都已經采取了大量務實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相似的國情和發展階段意味著“基礎四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上麵臨同樣的困難,但也有大量的經驗可以分享。因此,“基礎四國”機製在協調立場的同時應該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這也有助於各國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在談判中尋找和建立更多共同的立場。

同時,“基礎四國”在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應堅持“以我為主”,提出務實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引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基礎四國”所麵臨的與其說是國際社會的壓力,不如說是期待。從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基礎四國”已經采取了大量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舉措。國際社會也希望“基礎四國”更主動積極地將國內的務實行動帶到國際舞台上。“基礎四國”應該堅定“以我為主”的信心,廣泛傳播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和主張,更加積極地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合作。

(作者單位: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

(責任編輯:張凱)

[1] Saibal Dasgupta,“Copenhagen conference: India, China plan joint exit”,The Times of India, Nov 28, 2009(上網時間:2014年8月25日)

[2] 德班平台,即2011年南非德班大會決定建立的德班平台特設工作組,決定不晚於2015年達成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新協議,通常也稱為“2015協議”。

[3]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上網時間:2014年8月25日)

[4] World Bank(上網時間:2014年8月25日)

[5] Andrew Hurrell and Sandeep Sengupta, “Emerging powers, North-South relations and global climate politics”,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2. 88(3):463-484.

[6] Karl Hallding, Marie Olsson,Aaron Atteridge,et al,“Together Alone:BASIC countries and the climate change conundrum”,Nordic Council of Ministers, Copenhagen,2011,p.92.

[7] Sander Happaerts and Hans Bruyninckx, “Rising Powers in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Negotiating in the New World Order”,Leuven Centre for Global Governance Studies, Working Paper,No.124,October 2013.

[8] Lesley Masters,“What future for BASIC? The emerging powers dimens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Institute for Global Dialogue, Issue 95/March 2012.

[9] 同[6],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