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漢軍鐵騎和五萬匈奴騎兵麵對麵的衝撞起來,而漢軍大營內四處奔逃的數萬匈奴人正處在兩軍交戰的中心,近十萬戰馬的狂奔給他們帶來了滅頂之災。漢軍是不會憐惜他們的性命的,而烏禪幕的騎兵為了生存也把戰馬的速度提到最高,結果在黑暗中,不斷有人被撞翻倒地,數萬人死在了馬蹄之下。
黑暗給雙方士卒都帶來了混亂,大部分士卒已經找不到自己的主將。但漢軍鐵的紀律支撐著每一個人奮勇向前,而匈奴騎兵遭到突襲,由偷襲者變成了被偷襲的對象,這讓許多人的心裏產生了恐懼和慌亂。很快,兩支大軍撞在了一起,數千人在瞬間就丟失了自己的性命,而活下來的人也失去了速度和攻擊力,逐漸地混戰在一起。
烏禪幕親自率軍衝擊,結果也被撞倒在地,一個漢軍衝過來想要砍倒他,而烏禪幕的親兵也顧不上自己的死活從馬上直接跳下來,撲到了對方的身上,兩個人在地上不住的翻滾,而其他的親兵則乘機把他搶了回來。烏禪幕這種身先士卒的做法的確激勵了不少自己的手下,可也使他失去了對整個戰局的判斷和控製。現在,烏禪幕的作用還不如一個小兵,數十人護著他在亂軍中拚殺。
與烏禪幕不同,李陵從一開始就在不遠的小土坡上指揮作戰,他把帶隊衝鋒的任務交給了第十一師師長韓延年和第十四師師長曹宗,而他本人則在高處根據交戰雙方火把的數量和移動的速度來判斷兩軍的態勢,居中調度。
“吹號,通知李武將軍,讓他帶人包抄敵軍兩翼。”與李鋒和郝平山不同,李陵並不喜歡衝殺在第一線,相對而言,他更喜歡統率千軍萬馬的感覺。現在,他可以從容地調動兵馬,吃掉麵前的匈奴人。一想到對手是匈奴人,李陵就感到熱血沸騰,從他爺爺李廣算起,他們李家三代同匈奴人作戰,而他本人還是第一次與匈奴人麵對麵的搏殺。
在大部分漢軍將領的眼裏,隻有匈奴才是漢軍的真正敵人,其它如南越、東越、朝鮮、三韓、西羌、大夏、月氏,以及西域各國,要麼是大漢的附屬國,要麼根本不堪一擊,稱不上是漢軍的對手。所以,李陵站在山坡上,有一種第一次上戰場的感覺,這種感覺他已經等了二十多年了。
烏禪幕再一次被親兵從死神手裏救出來,他的臉上全是血跡,那是一個瘋狂的漢軍在重傷之後死死地掐住他的脖子沾上去的。如果不是他的親兵舍身保護,烏禪幕已經死了幾回了,現在,他身邊的親衛越來越少,黑暗中隻能聽到漢軍如雷的喊殺聲,在他的四周不斷響起。
“大王!我們頂不住了,快點撤吧!”他的一個親兵大聲地提醒他,其實,他們能堅持這麼長的時間已經是奇跡了。
烏禪幕大口的喘著粗氣,這個時候他才有時間觀察一下周圍的形勢。兩軍已經完全混戰在一起了,已經沒有幾個人騎在馬上了,騎兵交鋒在黑暗中演變成肉搏戰。隻是漢軍無論單兵搏殺,還是數十人的相互配合,作戰素質都遠遠強於匈奴人,所以這場勝負已經很明顯了。
這時,在整個戰場的外側突然又響起了刺耳的號角聲,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夠讓大夏軍運動到戰場的兩翼,現在,匈奴人已經被漢軍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