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軍校新丁(2)(1 / 1)

聽說要建總督府,李仲元突然插了一句:“日本這個詞不好,要想辦法換一個。”

張全反問道:“換什麼名字?東瀛?倭島?扶桑?好象都差不多啊!沒一個好聽的。”

“嗯……是差勁點。”李仲元想了想,然後說道,“幹脆就叫東海群島,怎麼樣?”

“東海群島?”劉據嘀咕著,並沒有什麼意見:“行,你們沒意見就這麼定了。就建立這幾個總督府對新占之地進行管理。”

“就這點小事啊?”張全沒想到找他來就為了起一個名字,“害得我急急忙忙從家裏趕過來。”劉據接著說:“你別急呀,我還沒說完了。馬上沒有什麼仗打了,你想去哪兒?眼下,包括你嶽父在內的一批老將軍年齡都大了,需要培養一批新的骨幹,我想把你的第一師抽出部分人來,送到各個部隊去,也好鞏固你在軍中的地位,至於你的位置我幫你想了兩個,一是去大漢帝也要安排人。”

“為什麼?”

劉據解釋道:“一來劉丹的事過去幾年了,可我們一直沒有清查他在邊軍和郡改為國防軍,也以師為基本作戰單位,全國除了現有的十個師之外,再編三十個師,六十萬人,然後將各師主要軍官到軍校進行輪訓,以便為日後的西征創造條件,你看怎麼樣?”

“好,不過我有個想法,現在一至九師是大漢的主力,可以編為禁衛軍,作為對外征戰的主力,第十師我建議進行擴編,編為三個師,稱為禦林軍,編三個師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禦林軍的戰鬥力,平時一個師擔任宮廷守衛,一個師訓練,一個師在外征戰,這十二個師都采用三旅九團的大編製。而國防軍各師可以采取兩旅四團的小編製,這樣更靈活一點,需要時可以進行擴編。整個國防軍就可以達到一百個師,每師六千人,這樣的話整個漢軍人數就將達到一百一十二個師,近一百萬人。”

“嗯,好!還是你有經驗。”

“我還沒說完了,國防軍可以采用征兵製,每年進行征兵,除去軍官和骨幹外,一般服役期為三年。三年之後可以退出現役轉入預備役,也可以進入禁衛軍或禦林軍,這兩支部隊都采用募兵製,服役期可以在十年以上。”

劉據明白了:“你是想用征兵製保證兵源的質量?”

“對,一年征召二十萬人,十年就能有二百萬人的兵源儲備。而禁衛軍和禦林軍也可以通過募兵製保證他們的戰鬥力,至於草原上的各個民族,可以就近組成民兵師,平時放牧耕種,戰時參加作戰或進行後勤補給。”

“好,就這麼定了。我就知道你的鬼點子多,這樣的事找你最合適。對了,你才從東胡回來,你覺得誰擔任東胡總督最合適?”

“陳文博。”張全想都不想,“你不提他我還忘了,這次他看中東胡一個部落的公主,我已經答應請你給他們賜婚了。讓他去當這個總督最合適。”

李仲元一臉驚恐的表情:“哎呀全哥,你這是譖越,是欺君,你怎麼能代替皇上做決定。”

“去去去!”張全知道他是在開玩笑,“沒事回家數錢玩去,少在這兒插嘴。”

“陳文博?嗯,可以,這家夥能文能武,讓他來幹這個總督最合適。”劉據沒有參與他們的鬥嘴,而是思考著正經事兒。

“好了,既然沒事我就先走了。”李仲元一直在旁邊吃糕點,現在已經撐著了,他擦了擦嘴,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

張全白了他一眼:“你就知道吃,家裏那麼多好吃的還吃不夠。一點正經事兒不幹,吃飽了點心就要回家。”

“行了,你們都早點回去吧,明日早朝你就擬個奏章報上來。其它的事兒我們放在以後再說。”

“好!沒事我就先走了,這兩天我天天在逗兒子,可他就是不喊我爸爸,我都叫他幾百聲了。”

“現在沒人叫爸爸,要叫爹!”李仲元糾正他的錯誤。

“我樂意!你管不著!”張全沒當一回事兒,和劉據打了個招呼就走了,其實他比李仲元還想回家。

幾天之後,劉據頒下聖旨,宣布組建禦林、禁衛和國防三軍,並在全軍的範圍內實行軍銜製。其中禦林軍負責宮廷守衛,禁衛軍常駐長安附近及關中各要地,國防軍負責邊境及各地的治安警戒。同時,劉據還對軍中一些人事安排做了調整,張全接替李息擔任大漢帝**事指揮學院的院長,李鋒擔任第一師師長,郝平山擔任第二師師長,而原第二師師長鄭度則接替荀彘擔任幽州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

同日,劉據又頒布聖旨,為陳文博和多蘭那雲賜婚,並任命他為東胡總督,總領東胡各族事務。

張全沒有急著去軍校上任,他先在家休息了幾日,接著又參加了陳文博的婚禮。劉據特意賜了一座宅子給陳文博,而李仲元又給他添置了許多東西,再加上李鋒、郝平山、李陵,以及軍中近百位軍官的到來,著實為他的婚禮增光不少。唯一遺憾的是他們沒有鬧成洞房,因為可憐的陳文博早被他們灌醉睡倒在酒桌上了,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和參與者就是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