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時代的環保英雄(1 / 1)

新時代的環保英雄

話題

作者:曲伸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古今中外,人類不斷地追求美好生活,當生活環境遭受威脅,曆史一定會“推選”出一個又一個英雄人物,帶領人們破除危機,走向勝利;同時,無數傑出青年以卓越的能力與開拓的勇氣,成為“英雄”人選。近年來,日益嚴重的水汙染成為全球麵臨的嚴峻問題,加強環境保護,發展汙水處理行業大勢所趨。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立誌於為環保而奮鬥的英雄們不斷湧現。東達集團董事執行總裁——袁建寧先生,正是其中一位傑出的英雄代表。

采訪袁總並不容易,雖然他是位年輕的“70後”,卻身兼數職,公務十分繁忙。袁總不僅擔任東達集團的CEO(董事執行總裁),同時也是大連國家生態示範園董事執行總裁、大連再生資源產業基金董事總裁、大連環境交易所董事總裁,並擔任大連市人民代表大會的人民代表。他同時還擔任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遼寧省環保產業協會水專業委員會會員、大連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環境服務業商會常務理事等重要職務。當記者告之此次訪問並非要為他個人“揚名”,而是希望用東達集團發展的經曆,給更多投身環境保護產業的人一些啟迪,袁總接受了訪問,講述了他的創業之路。

1995年,袁建寧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同年,在與創業夥伴的努力下,東達集團前身——大連東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創立。2003年成立集團公司——大連東達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3月19日在國家工商總局變更為東達集團有限公司。從1995年至今,袁建寧與東達集團經曆了無數的考驗與磨礪,得到了無數的肯定與讚譽;而袁建寧也從一個立誌汙水處理行業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中國環保產業的領軍人物。

談到事業初創時,袁總不禁感慨良多。為了解決北方特殊氣候下的汙水處理問題,袁建寧與合夥人在克服經驗少、技術缺乏等重重困難下,耗時兩年,與哈爾濱建工學院聯合開發了適用北方的CAO食品廢水處理技術,這項技術填補了國內北方氣候條件生物法處理食品生產廢水的技術空白。這項技術一旦投入市場,不僅能使生產企業廢水排放迅速達到標準,更是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但新技術的推廣並非理想中的順利,當時國家對企業沒有強製治理要求,許多企業不願把錢投資建設汙水處理設施上,他們為此吃了很多廠家的“閉門羹”。但是,對環境事業的執著,袁建寧並沒有放棄這個初生的事業,他相信整個社會對汙水處理的重視將是大勢所趨。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華潤啤酒決定投資1000萬元,啟用東達環境技術新建一座汙水處理站,項目建成後當年就達到排放標準,從此東達集團在啤酒廢水處理市場上立穩了腳跟。

1999年,國家開始在工業企業實施“一控雙達標”之際,袁建寧及時地抓住這一商機,與院校合作,將一些研發技術開發轉化為工業、肉類、油脂、製藥等廢水治理技術,並連連在市場競爭中得手。他帶領的東達集團研發的新技術也獲得了大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建設部二等獎和國家環保總局食品工業廢水處理重點推廣技術等。但是東達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在市場“走紅”之際,袁建寧卻將知識產權無償地奉獻給國家環保總局使用和推廣,為國家環境保護作出巨大的貢獻。

如今東達集團已構建起東達水務、大連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大連環境交易所、大連再生資源產業基金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分別是以水務為突破口的城市公用及基礎設施產業、以城市資源開發與建設、靜脈產業為核心的生態工業、以環境能源權益交易及再生資源產業投資為核心的金融服務業,並逐步發展成為戰略定位明確、發展思路清晰、主營業務突出、品牌知名度高的城市綜合性開發服務企業,在東三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及引導力的大型集團。

自1995年創業以來,東達集團累計承擔工業廢水及中水回用項目達200餘項,在東北及內蒙地區12座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城市汙水處理廠20餘座,服務城市覆蓋人口近3000萬人,在大連地區和其他城市汙染減排貢獻率均在75%以上。袁建寧和他領導下的東達集團為遼河流域、鬆花江流域及黃河流域的水汙染治理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為民營企業在中國環保產業史上書寫了精彩的一筆。

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想請袁總談談他的成功之道,他意味深長地說:“成就源於對家庭的責任,對企業員工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環境的保護,對水資源的保護,是當前所有人的迫切願望,為社會貢獻力量,也一定會得到社會的認可。”的確,每一個熱愛家園的人,都希望像袁建寧這樣的“環保英雄”能夠越來越多,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的企業能夠更加強大。同時,從每一個人做起,人人加強環保意識,我們的地球之家才能山常青,水常在,我們的家園才能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