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國政黨動態(2 / 2)

2月3日,日本大阪市長、維新會共同代表橋下徹宣布辭職並重新參選市長。按照日本公職選舉法,大阪市長選舉將於3月舉行投票。橋下宣布辭職並重新參選,主要是由於其推行的“大阪都構想”進展不順,欲通過選舉爭取選民支持,向反對派施壓。

2月9日,日本舉行東京都知事選舉。根據當晚公布的初步結果,日本前厚生勞動大臣舛添要一擊敗前首相細川護熙、共產黨和社民黨推舉的日本律師聯合會前會長宇都宮健兒等候選人,確定當選新一任東京都知事。舛添在競選中獲得了自民黨和公明黨的支持。東京都知事地位重要,而日本近期不會舉行國會選舉,舛添出任東京都知事有助於安倍政權保持強勢政權運營態勢。舛添曾任東京大學副教授,在安倍、福田、麻生三任內閣中擔任厚生勞動大臣,2010年退出自民黨,創立政黨“新黨改革”,並擔任黨首。雖然舛添對自民黨很多政策持批評態度,但與自民黨高層的關係藕斷絲連,得到了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的支持。

2月10日,尼泊爾第二屆製憲會議(議會)總理選舉結果揭曉。尼泊爾大會黨主席蘇希爾·柯伊拉臘作為唯一候選人當選。柯伊拉臘1939年出生於尼泊爾著名的柯伊拉臘家族,是該家族自1950年以來產生的第四位總理。2月18日,尼泊爾第二屆製憲會議(議會)舉行主席選舉。第一屆製憲會議主席、第二大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領導人蘇巴什·內姆旺作為唯一候選人,再次當選。

2月12日,泰國憲法法院對最大反對黨民主黨提出的2月2日議會下院選舉無效的申訴做出決定,稱由於事實根據不足,對此案不予接受。法院同時駁回了執政黨為泰黨關於反政府示威組織在集會過程中強行占領政府部門並企圖顛覆英拉政府的做法違反憲法的提議,認為反政府示威組織采取的占領政府部門等違法行動應該以刑事法庭的判決為準,但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這一做法違反憲法並構成企圖顛覆政府罪名,不予受理。

2月13日,意大利執政黨民主黨舉行投票,民主黨總書記、佛羅倫薩市長馬特奧·倫齊關於更換政府的提議獲得多數通過,意大利總理萊塔宣布辭去總理職務。2月17日,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授權倫齊組建新政府。

2月14日,印度平民黨在德裏邦議會強行推動《人民代表法案》,遭國大黨和印人黨抵製,未能提交審議。當晚,德裏首席部長、平民黨主席克吉裏瓦向邦長納吉布·瓊遞交辭呈,平民黨德裏邦政府執政僅49天即告終。

2月18日,烏克蘭警方對街頭示威者展開清場行動,引發與示威者的流血衝突,造成28人死亡,另有數百人受傷送醫。2月19日,烏克蘭總統、地區黨領導人亞努科維奇被迫臨時與反對派達成“停戰”協議。2月20日淩晨,基輔街頭再次爆發衝突。

2月18日,被政府下令逮捕的委內瑞拉“人民意誌”黨領袖洛佩斯在首都向政府自首。當晚,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雇員舉行支持政府的遊行,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集會上說,洛佩斯是“叛國者”,指出美國為重奪委內瑞拉這個南美最大產油國的控製權,策動了近日委內瑞拉的騷亂。

2月18日,柬埔寨執政黨人民黨和反對黨救國黨舉行會談,就成立選舉改革委員會達成共識,並將共同研究方案推動選舉改革,但未對救國黨何時加入新一屆國會等問題進行討論。救國黨談判代表鬆蔡表示,在談判期間,救國黨不會發起示威抗議活動。此前 ,救國黨拒絕接受2013年7月28日國會選舉結果,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並抵製和拒絕加入新一屆國會。

(供稿:賈旭陽)

(責任編輯:魏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