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裝甲車正在製造中,卡車底盤,配上足夠厚的鋼板,用鉚接的方式固定住。在車內預留了射擊口,車頂安放了一架馬克沁重機槍。這樣的樣子不是怎麼好看,但是很實用,最起碼我們現在成功了。
這東西在葉天看來,這不是什麼裝甲車,就是紅警裏麵蘇聯軍隊的采的是礦,上麵那一挺重機槍威力也是十足,最起碼比盟軍的超時空采礦車強。
“上麵的頂蓋好了嗎?一會兒準備直接打上去中間的那個小門兒不要了。”
本來當初設計的是上麵有一個可以裝出來的小洞,但是最後還是取消了,因為太複雜了。後麵的門預留了,上麵的門還是算了。當初準備好的事六個人上去,後來決定是四個人,駕駛員前麵的擋風玻璃用鋼筋一根的加固好用來防彈。
也就卡車的載重量比較大,你這如果是換成普通的轎車,那承載的重量可就少多了。
上麵叮叮咣咣的開始砸,反正也是實驗型,證書做出來推廣這是不可能的。全國畢竟柴油的地方很少,要論數量多了還是汽油,卡車用的就是汽油。
小日本存的卡車不少,有的話在倉庫裏已經很久沒有用了,至少卡車這個東西,作為移動的堡壘還是很有用。
“36個鉚接,涼了也全部打進去了。”
四麵,每一麵都是25毫米厚的鋼板。這對於卡車來說,這已經占了相當大的資源。很多的糧食物資隻能通過驢車來運,但是沒有辦法。
至少每現在是暫時打不穿,你隻要不上炮不打輪胎,這樣車就放在那兒,隨便你去打。
“那個變速箱調整好了沒有?,一會兒我就要上去進行測試了。”
下麵的改裝比較困難,因為每一次的改進都沒有什麼可以借鑒的經驗。別人,是靠廠長著成長過,廠長的每一個決斷都是至關重要的。
“後麵的門還差一些,稍等一下。”
現在隻能稍等,給我說的時候能不能動?動起來,是否可以進行進攻,進攻過程中能否為其他心目中信念。
傳動係統和底盤有的並不能承受這重量,所以需要簡單的進行一些加固。發動機還是前置,昨晚用了其他的鋼板包了起來。現在的葉天還沒有能力去改造底盤,人家的地方都是通過各種技術加工的,能造也不能設計。
從計劃的開始到計劃的結束,葉天和技術骨幹鑽進了車間很久了,旁邊的日本人在修著坦克,再怎麼重量輕,這個坦克也是重達15噸的貨色。別的坦克15噸都是輕坦,日本的15噸就是中坦了。
機械製造廠的裝甲車就不求十幾噸了,能裝這麼些東西,跑起來就已經很不錯了。水冷的重機槍在車頭,輕機槍被安排在了車尾。現在隻是接口預留,到時候等他們修好了一塊,把這個也開走。
至少一天,這邊的丁丁鐺鐺並沒有打擾修坦克的同誌。等到了明天,讓他們一起開走去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