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是個很愛學習的孩子,但是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在數學方麵遇到複雜問題總是跳過去不願意做,隻願意做簡單的兩三步就能做出來的題目;在語文方麵,對長篇的閱讀題總是匆匆瀏覽一遍就開始答題,因為看得過於匆忙,所以總是不能深刻地領會文章的意思,自然也就不能考出一個很好的成績了。媽媽說:“小蘭這孩子從小就缺乏耐心,不願意長時間地做一件事情,總是變來變去的,甚至在看電視的時候,一個頻道看久了就要換到另一個頻道。現在的功課比較簡單,她這樣的行為暫時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到了初中、高中那可怎麼辦啊!”媽媽擔憂地歎口氣說。
注意力的品質表現為五個方麵,分別是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範圍、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分配。小蘭這種情況,屬於注意力指向分散,意識缺乏緊張感,思維不固定,易被其他東西吸引,這是典型的注意力的穩定性低。
但是,孩子將來的課程、甚至麵對的人生也都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如果繼續像小蘭這樣缺乏耐心,那麼勢必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成長。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環境因素,如父母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端茶送水、噓寒問暖、嘮叨訓斥,或者是父母無法忍受孩子做事情磨蹭和拖拉的習慣,不停地在孩子的耳邊進行催促、訓斥,孩子在父母的催促聲中慢慢地產生了厭學情緒,自然就無法專注於學習了;也可能是孩子自己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做作業的時候喜歡做一會兒停一下,撓撓頭,摳摳手,或者發一會兒呆,上個廁所……這些中斷的不連續的行為在無形之中就讓孩子養成了一個壞習慣,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持續很久。
針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就要訓練孩子注意力的穩定性,增加孩子的耐性,讓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在同一個事情上。同時,因為孩子麵臨的幹擾越來越多,因此,還要保證孩子在麵對幹擾時可以穩坐泰山。
有哪些鍛煉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呢?在這裏可以給家長推薦一種方法——多米諾骨牌練習法。
說到多米諾骨牌,很多人都不陌生,不就是把骨牌擺成一排然後推倒嗎?這是一般性的理解,其實,隻要肯動腦筋,運用想象力,肯創新,一個小小的骨牌也可以有很多種玩法的。
玩法一:堆骨牌。父母可以訓練孩子堆骨牌,一層一層地往上堆,堆得越高難度越大。雖然這看似簡單,但是因為骨牌的材質,要堆到第十層已經很不容易了,因此,隻要孩子有點成績,比如堆到第8層,就應及時誇獎,延續孩子的自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肯定會不耐煩,這個時候媽媽要耐心地鼓勵孩子,讓孩子重新調整心態,重新開始。當孩子堆出一定經驗之後,父母也可以讓那個孩子不斷地變換花樣,不要讓孩子產生厭煩感。
玩法二:排骨牌。堆骨牌可能的確是有些枯燥,父母可以讓孩子開始玩正規的多米諾骨牌遊戲。它的遊戲規則非常簡單,將骨牌按照一定間距排成一行或者幾行,或者是一幅圖案。當推倒第一張骨牌時,與之相鄰的第二張骨牌就會被第一張骨牌推倒,接著第三張被第二張推倒,由於發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形成一條長龍,或形成一幅圖案;骨牌碰撞的聲音既清脆又連貫,形成圖案時,仿佛是把原來的三維地圖變成了平麵圖。父母除了讓孩子做這種專業的排骨牌的遊戲之外,還可以鼓勵孩子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任由孩子自己去用同樣的骨牌做出不同的事情,讓孩子在枯燥地排骨牌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多米諾骨牌遊戲對孩子注意力的集中起到很大的促進效果,一方麵可以讓孩子的耐心得到鍛煉,另一方麵挑戰孩子在單調枯燥的事件中的韌性。有很多孩子在排骨牌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技巧,順著把一個一個的骨牌按順序排好,結果不小心碰倒一個,接著因為連鎖反應導致所有的骨牌都倒了。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功虧一簣肯定是怒火中燒,不願意再堅持下去,這時候父母要教孩子一些小技巧。既然多米諾骨牌的原理是連鎖反應,那麼要解決問題就要打破它的連鎖反應,在堆骨牌的過程中,每隔一段留一個較大的間距,避免碰到一個之後將所有的都碰倒。
當孩子對這個遊戲有了一定的經驗之後,要給他增加難度,比如在他堆牌的過程中給予他一定的幹擾,或者打斷他的思路,或者突然大聲說話,但是要把握限度,不可碰到孩子的身體,更加不可直接推倒骨牌,因為你要做的是幹擾,而不是破壞。如果孩子在你的幹擾下依然可以很完美地完成任務,那麼不僅說明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可以及格了,而且可以得高分。
有很多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孩子,通過多米諾骨牌的遊戲,鍛煉了耐心。它最大的價值在於挑戰孩子能將單一的動作堅持多久的能力,因為在孩子的學習及其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並非都是很有趣的,要麵臨很多單調的學習科目。經過了多米諾骨牌訓練,孩子在遇到單調的情況時由於訓練的結果可以堅持更久的時間,而解決問題時的快樂就像把N個骨牌瞬間推倒時的感覺一樣,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鼓勵。
附錄一父母不可不知的注意力故事情緒重要還是設備重要眾所周知,高爾夫是一項考驗注意力的運動。在美國,米克爾森和戴利是公認的高爾夫天才,每當他們拿起球杆走向果嶺,人們就知道冠軍非此即彼。公平而論,兩個人在技術上不分伯仲,但奇怪的是米克爾森一直是高爾夫球協會最高獎得主,而戴利隻是偶爾贏一兩次。
很長時間沒有人能夠解開這個謎團,直到2002年在美國名人賽和美國公開賽上,最著名的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才向記者揭開謎底,他說高爾夫最後獲得勝利的關鍵就是情緒控製良好。他甚至嘲笑說,很多團隊花上億美元購買新設備,不如少開支一點,為球員補補心理課。
事實上,作為高爾夫球手,不管你的儀器有多先進,你的場地有多好,天氣多麼配合,如果你在擊球時心態複雜,甚至情緒失控,得冠軍的概率也幾乎為零,除非對手的情緒控製比你更差。
能夠控製情緒,就能百分之百地集中注意力,這就是米克爾森一直發揮穩定,而戴利時好時壞的原因。
親子感悟:
情緒的好壞和穩定程度,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左右注意力。當孩子們倍受情緒困擾的時候,即使主觀意識上希望專心聽課,實際上也很難做到。試想,當一個人暴跳如雷或者傷心欲絕的時候,又如何還有心思去聽別人說什麼呢!
所以,采用正確的方式控製情緒,幫助孩子疏導不良情緒,是提高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這一點上,父母們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認為小不點的孩子還能有什麼脾氣、情緒?實際上,人食五穀雜糧就有七情六欲,孩子也一樣。而且,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因為他們還不懂得自我控製。這就需要父母旁敲側擊,從生活中觀察和幫助孩子改掉一些情緒上的壞習慣,慢慢掌握情緒控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