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方法如何撫慰情緒受傷的孩子(1 / 1)

當孩子劃破手指的時候,父母知道給孩子清洗傷口貼好創可貼,可當孩子情緒受傷的時候,很多父母卻熟視無睹,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

在學校裏,小朋友們會在課間自己組織一些遊戲玩。這天,天天在要求參加大家的課間遊戲時,被拒絕了。原因是有個孩子說了一句:“我不要和你玩。”然後,所有的孩子都默認了這個規則,天天成了大家排斥的對象,沒有人接受他的遊戲請求。

受到委屈的天天回家後希望能從父母那裏得到安慰,但是媽媽下班回來忙著做飯洗衣服,看見天天不高興,隻以為他又耍小孩子脾氣,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隻打發天天去找爸爸。但爸爸是個股迷,好不容易下班有時間鑽研K線圖,就三句兩句敷衍天天:“等爸爸的股票漲了,帶你去吃漢堡包。”天天得不到安慰,眼淚花花的,爸爸看了更不耐煩,隻說:“都是男子漢了,還動不動就掉眼淚,真丟臉!”本來在學校受到孩子們的排擠,情緒已經受到了嚴重傷害。作為一個小孩子,他一時找不到辦法解決自己的麻煩問題,本能地到父母那裏尋求幫助,可是,父母卻完全視而不見,甚至還雪上加霜,說一些更加傷害孩子的話。這樣的父母實在應該為自己的表現感到無地自容。

情緒受傷的孩子,如果能及時得到疏導,就會平緩渡過情緒危機。相反,則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如白閉等。所以,父母們不應該以忙或者沒時問為借口,過分粗糙地對待孩子,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永遠比我們想象得要敏感。

麵對情緒受傷的孩子,一般家長會有以下幾種反應:

其一:冷漠。就如案例中天天父母一樣,認為孩子的情緒問題,都是小問題,芝麻綠豆的事情,過了就好了。這樣的想法根本就是一廂情願,孩子的事情,再小也不能視之不見,更不能不冷不熱,這樣會錯過疏導孩子情緒的最佳時機。

其二:同情。有的父母能夠認真對待孩子的情緒問題,但是往往不得其法。當孩子情緒受傷,父母就同情心泛濫,立刻比孩子還要難過十倍二十倍,這樣的表現無疑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榜樣,無助於問題解決,也讓孩子滑進情感脆弱的深淵。

其三:移情。所謂移情就是父母用自己的心靈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一旦父母對孩子表現出移情時,孩子就會知道父母理解了他的感受,這將有助於孩子從情緒傷害狀態中擺脫出來。

顯而易見,在這三種反應中,最負責任的父母應該學會移情。

這對建立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具有積極意義。那麼,怎樣更好地實現移情呢?

首先,父母要學會傾聽。當孩子受了委屈或挫折,情緒低沉的時候,父母應當安靜地聆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遭受傷害的過程和原因。在這樣的前提下,第二步就要無:條件地接納和反映孩子的感受,父母可以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孩子的情緒感受。例如:

“小朋友們沒邀請你,所以你感到難過了?”“小朋友們拒絕你,你覺得沒把你當朋友,所以你很傷心?”“小朋友們排斥你,不跟你玩,所以你覺得非常傷心?”注意,當父母提出這些假設時,要盡量溫和,因為這對孩子來說就是傷害的再現,絕對是一種不好的心理體驗。

搞明白事情起因和經過,最後就要幫孩子解決問題。這時父母要用探討的方式,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例如鼓勵孩子第二天主動邀請拒絕過他的小朋友玩遊戲。如果孩子被拒絕是事出有因,那麼就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哪裏做得不足,如何改正。

總之,孩子身陷情緒傷害中時,父母必須扮演好情感後盾的角色,讓孩子在情感上感到安全,這對幫助孩子擺脫情緒困擾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