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答案是小堯,也許這個會大大出乎你的意料,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兩位媽媽的說法吧。
小航的媽媽說:“我家孩子太不自覺,從小就貪玩,上小學時一放學回家就耍看電視,把作業都拋之腦後,我讓他先寫完作業再看,他總是愛理不理,不得已每次我都強製性地把電視關了,逼著他去寫作業。但是,他寫作業的時候似乎總是靜不下心來,一會兒翻翻東西,一會兒來回轉轉,根本無心‘戀’作業,至今都沒有改掉這個毛病。現在要中考了,我和他爸犧牲一點兒也無所謂,但是很無奈的是每次我們很晚回去,他的作業還是沒有寫完。唉,怎麼回事啊?”小堯的媽媽說:“我家小堯是個很普通的孩子,和其他所有同齡人相比沒有什麼過人之處,身上有很多小毛病和缺點,但是總體來說卻很懂事、自覺和善解人意。在我們家裏,如果有什麼矛盾,我們就會坐在一起討論,決定出讓雙方都滿意的方案,比如每次他要看電視,而我希望他寫作業。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如果電視馬上要開始,我會讓他先看,然後再寫作業,但是如果離電視開始還有一段時間,我會和他約定,他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完成其中的一門作業才可以看電視,看完之後可以再做另一門,每次我們都彼此退讓一步,事情就解決了。現在即使我們在客廳看電視,也不會影響他在房間寫作業。因為他明白,如果他想看的話,我們會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最近孩子的情緒很好,學習也很有勁頭,我很開心。”仔細回想一下,孩子小時候愛看電視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小堯和小航也是如此,但是正是因為他們的父母給他們所營造的家庭氛圍不同,才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對於小航來說,媽媽總是以“為他好”“要好好學習”作為借口,孩子看電視的願望得不到滿足,他心裏自然會很不高興,又怎麼會專心做其他事情呢?
對於小堯來說,當他的想法和父母的要求產生衝突時,父母願意與他共同討論,彼此都為對方考慮,問題肯定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父母和孩子都滿意。小堯的願望得到了滿足,也能夠更加專注地去學習了。和諧快樂的家庭氛圍讓小堯的注意力得到了提高,心態也愈加輕鬆,與自己的家庭氛圍相得益:彰。可見,在一個有著良好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一般要比一個較差的家庭氛圍下的孩子要好得多。
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氛圍才算是輕鬆快樂的呢?父母又該如何營造這樣的氛圍呢?
輕鬆快樂的家庭氛圍需要平等關係,這個平等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平等。而在中國的很多家庭,父母都是居高臨下的,而且比較含蓄,不隻是將愛藏在心裏,家裏有什麼事情發生也不會告訴孩子,尤其是一些比較心煩的事情。雖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卻讓孩子產生一種被隔離於家庭之外的孤獨感。因此,要營造輕鬆快樂的家庭氛圍,父母就應該保證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關係,將家裏的事情盡量向孩子公開。
很多父母在工作中受了上級領導的責罵或者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一回家就拿孩子當出氣筒,怪孩子貪玩,怨孩子不懂得理解自己,更有甚者,在孩子身上“大展拳腳”。孩子莫名其妙就被“修理”了,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對父母就會產生抵觸。一旦有了代溝,親子關係就很難修複了。而且這些還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
做父母的應該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如果在外麵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而且怕控製不住,可以自己先單獨待一會兒,平靜下來後再麵對家人,也可坦率地告訴家人,家人肯定會竭盡全力地開解。
這樣,家庭就會充滿輕鬆和快樂。父母做到“把快樂帶回家,將不良情緒拒之門外”,自然就會有一個輕鬆快樂的家庭氛圍。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在生活、工作或者學習當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做父母的應該讓家裏人都坐在一起,討論如何解決問題,開放地暢談自己的看法,大家彼此之間很默契,家裏才會充滿歡樂的笑聲,孩子注意力的廣度和敏捷度在潛移默化中便會得到有效練習。
每個人都有一個目標,家人之間可以將自己的目標公開,共同努力,為彼此加油打氣。當某個人達到了目標時,全家人要為之慶賀,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氛。
有了良好的家庭氛圍作基礎,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質就有了一個外在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