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授受不親(1 / 2)

“早安,瑜娘子!”

胡岸作為蘇學的第三名旁聽生,光明正大的坐在了蘇孟瑜的身邊,因為知道他身份的人不多,倒也沒有影響正常的學堂秩序,唯一不爽的應該就隻有想避卻避無可避的蘇孟瑜而已了。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白亦自顧自的在堂前開講,看上去像是完全不知道這裏還坐著一個皇子一般:“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

蘇孟瑜渾渾噩噩的混到了午飯時間,站起身走到堂前向白亦行禮告退,就聽到耳邊有人問:“白先生,您是蘇學的先生,為何我聽您的意思似乎並不主張興兵事,難道您辦蘇學不是為了強兵嗎?”

蘇孟瑜抬起頭看到一麵豬頭臉正認真的向白亦請教,心想:完全看不出哪裏像他呐!會不會搞錯了,要不要問問他的名字呢?

“瑜娘子可是對此也有疑問?”看到蘇孟瑜一直盯著自己看,胡岸笑嗬嗬的問她。

蘇孟瑜漲紅了臉:“你……你……”

胡岸看著蘇孟瑜紅彤彤的臉,忙揖了揖:“是岸唐突了,失禮了!娘子莫怪!”

這下蘇孟瑜傻了眼:胡岸,真的是胡岸……

看著蘇孟瑜失魂落魄的離開,白亦的眉頭皺了皺,接著對胡岸行禮:“小民拜見五皇子殿下!殿下有問,小民莫敢不答,強兵最重要在於威懾,對內可以安社稷,對外可以鎮強敵,可是若主動興兵反而成了勞民傷財、四麵樹敵,此於社稷便是有害無益了。”

“先生所言甚是,然養兵之資,本就是國庫每年最大開支,若養精兵隻在威懾,朝廷未免耗費過大了吧?”

“殿下所言也是實情,我朝以農耕為本,重農抑商,聖上以民為重,不征重賦,民眾雖得以安居樂業,然國庫不豐,朝廷多少利於國計民生之大計無法實施,想來也是聖上為難之事……”

“聽先生之言,莫非主張興商?先生須知,興商於國庫雖有諸多好處,然於長久之社稷卻是有諸多厲害的,商賈趨利避害,日日算計,若舉國興商豈不是人人比精明?到頭來,什麼祖宗家法,什麼民族大義,甚至禮義廉恥紛紛拋諸腦後,日日夜夜直奔著那銅錢眼兒裏去,社稷危矣!”

“殿下遠見卓識,小民佩服不已!朝廷可以考慮適度發展商業,隻需謹慎商人的地位,不可高抬了去,再征以重稅,充盈國庫。如此那日日算計的商賈也能做些利國利民的好事。”白亦頓了頓,見胡岸若有所思,繼續說:“軍隊多在邊疆荒蕪處,若無戰事,所屯之兵也不能白白消磨米糧,訓練之餘可令其就近開墾荒地,存做軍糧,殿下以為如何?”

胡岸對著白亦一揖到底:“先生所言,岸聞所未聞,受益匪淺,待岸回去細細思量,若有不明之處,再來向先生討教!”

“出了什麼事?”白亦來找蘇孟瑜,看到她仍穿著染了墨汁的衣服發呆,不由又皺起了眉。

“師傅,皇子來邊城做什麼?”

“表麵上五皇子是來迎接笈羅國的使臣團的,會在邊城停留等待,然後一起進京向聖上祝賀新年。”

“那……”

“太子殿下明年就要行冠禮了……京都形勢複雜,我想……聖上恐怕是有密詔給將軍的。”

“師傅,可我們……”蘇孟瑜覺得皇帝的家務事還是不要參合的好。

“一切還得看將軍的……畢竟貴妃娘娘的死……是將軍的心病……”

“貴妃娘娘?”

“就是你的嫡親姑母,將軍的胞妹,蘇家每一代的長房長女都是要進宮去做貴妃的,瑾娘子從出生就在準備著了,每一代蘇家女兒都是這樣的命運……除非……”白亦低低呢喃,再也聽不分明。

“姑母去世,我們怎的都不知曉?”

“那時你們還未出世,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我也是聽將軍和夫人提起,才略知一二。”

“那姑母豈不是十幾歲就……”

“此事中間情由頗多曲折,將軍和夫人似乎都有所忌諱,我也隻是知道最終你姑母賠了性命,總算暫且安然,如今京都風雲詭異,不知又要誰搭了自家性命進去!”

“那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