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傳令官答應,扭頭對傳令兵們下達了命令。
密集的長槍斜插在了地上,對麵衝過來的東羅馬甲胄騎兵們,西秦鉤鐮槍兵們是第一道防線,而第二道防線是長斧兵們,這兩種步兵是攻擊和克製騎兵衝鋒的最佳步兵步種,在西秦國還沒有建立之前,趙子良就已經通過無數次戰鬥檢驗了鉤鐮槍兵和長斧步兵對付重騎兵衝鋒的可能性,在承受了一定的傷亡之後,鉤鐮槍兵和長斧步兵是可以阻擋重騎兵衝鋒的。
弓箭兵和刀盾兵取下弓箭開始進行遠程打擊,西秦軍隊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唐軍的風格,特別是弓箭遠程打擊上,西秦軍隊除了重騎兵之外,人人都有一手弓箭,但是西秦軍又有專業弓箭手,弓箭手的弓箭與其他步兵和騎兵的弓都不相同,弓箭手的弓是特製弓,具有超遠射程,射程、穿透力和破甲能力都遠超其他兵種的弓。
首輪打擊來自於弓箭手射出的箭矢,一部分弓箭手使用精簡版的伏遠弩,這種精簡版伏遠弩不但保持了伏遠弩的射程,而且減輕了重量,加強了穿透能力。數百支弩箭從天空中落下,強大的穿透能力導致了一百多甲胄騎兵栽倒在地上,另一部分弓箭手使用的是經過優化的臂張弩,這種弩在西秦被成為破虜弩,它同樣保持了臂張弩的射程,減輕了重量和長度,增加了破甲能力。
就在弓箭兵正在進行連續不斷打擊的同時,甲胄騎兵前部已經接近西秦步兵們的弓箭射程,步兵們使用的弓箭隻是普通的弓箭,比東羅馬步兵弓箭強不了多少,但這種弓箭作為步兵中近程打擊和壓製還是很不錯的,它可以采用三段氏或多段氏打擊,前麵幾排對正在衝過來的東羅馬甲胄騎兵進行平射,盡管它的效果不明顯,但多少也能給甲胄騎兵帶來些許傷亡。
在付出了幾百人的傷亡之後,甲胄騎兵終於衝到了西秦軍鉤鐮槍兵前麵,密集得令人恐懼的槍林一個個槍頭反射出寒光,一陣陣令人牙酸的聲音轟然爆發出來,最前幾排東羅馬甲胄騎兵撞在了槍林上,不少鉤鐮槍被撞斷,也有不少甲胄騎兵連人帶馬被槍頭串上去。
前幾排甲胄騎兵們倒下之後,後麵的甲胄騎兵們卻沒有停下,不過他們速度減弱了一下,依然向後麵的鉤鐮槍兵們衝過去,後麵的鉤鐮槍林很快被夷為平地,但甲胄騎兵們卻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
最後隻剩下三排沒有把鉤鐮槍插在地上的槍兵沒有被衝垮了,他們立即雙手握著鉤鐮槍向已經被阻擋減慢速度的甲胄騎兵的戰馬馬腿招呼過去,槍頭上鋒利的鉤鐮割傷刺傷了戰馬的馬腿,甲胄騎兵的戰馬們發出一聲聲悲鳴跪倒或躺倒在地上,這更減慢了後方甲胄騎兵們衝刺速度。
當最後一排鉤鐮槍槍兵們全部倒下時,甲胄騎兵們已經損失了六百多人,而且他們速度已經降到了一個可怕的境地,如果再降下去,他們很可能完全失去速度而停下來,那時將是他們的噩夢。
西秦長斧兵給他們帶來了這個噩夢的開始,這些西秦長斧兵們蹲在地上,雙手不斷的揮舞著長柄斧,鋒利的斧頭輕而易舉的砍斷東羅馬帝國甲胄騎兵們的馬腿,來一個掃斷一個,盡管長斧兵們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但他們成功的把甲胄騎兵們的速度減弱到了零,甲胄騎兵們完全停止下來了。
趙子良臉上浮現出冷笑,下令道:“中軍前部步兵向中間靠攏,合圍敵軍甲胄騎兵,弓箭兵注意壓製敵軍援兵,前部留出三千人阻擋敵軍步兵增援,一定要在敵軍衝破阻擋之前殲滅這支甲胄騎兵!”
一個小時過後,剩下的甲胄騎兵被圍在中間,西秦鉤鐮槍兵和長斧兵把他們全部送進了地獄,而此時巴爾達尼斯派出的援兵還被擋在最前麵無法突破過來增援。
殲滅全部的甲胄騎兵之後,西秦軍騰出手來向前推進,巨大的兵力和戰鬥力優勢很快讓西秦軍把有利的局麵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這一場戰從早上一直殺到黃昏時分,東羅馬軍的劣勢已經成為定居,無法挽回,又累又渴又餓的東羅馬軍再也支撐不住,開始了全麵潰敗,臉色灰白的巴爾達尼斯在部將和侍從們的保護下倉皇西逃,而西秦軍在趙子良的指揮下立即進行分散追殺,一直殺到薩卡裏亞河邊才停止,大量的東羅馬士兵在逃亡的途中被殺死和俘虜,上萬人逃到河邊後徒步躺著冰冷的河水過河,被西秦騎兵用弓箭射殺或被冰冷的河水衝走著不計其數,隻有巴爾達尼斯帶著三千多人逃到了西北方向的薩卡裏亞城,這一戰,西秦軍在趙子良的指揮下殲敵四萬人,俘虜六千多人,數百人失蹤,剩下三千餘人跟隨巴爾達尼斯逃到了薩卡裏亞城。
經此一戰,東羅馬帝國的精銳損失殆盡,加上小亞細亞半島各軍區在此前被西秦軍先後各個擊破,整個東羅馬帝國的元氣大傷,再想要在短時間之內集中數萬人的兵力來抵擋西秦大軍的進攻已經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