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郭子儀死(2 / 2)

聽了鄭三的稟報,趙子良神思飄忽,良久才歎息一聲,說道:“明日你帶他來吧!”

“諾!”

當年趙子良隻當任過朝廷一次武舉會試,在那次武舉會試當中後來出現了許多名將,這些名將或為朝廷效力,或為安祿山的鷹犬,但不管他們站在哪一方,都無法否認他們在軍事上的才幹。

而在這一批人當中,趙子良最為欣賞的是郭子儀和李光弼,這並不是趙子良先入為主的原因,而是這兩人確實有才幹,如果說比較平定安史之亂的功績,郭子儀要稍遜一籌,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展現的軍事才能和做出的貢獻遠在其他人之上,郭子儀的軍事才能也不低,但郭子儀的政治才能卻要高於軍事才能,其他功臣大將們都相繼被皇帝猜忌得倒下,而郭子儀卻能屢次化險為夷並重掌軍權。李光弼的政治才能與他的軍事才能相比,那就是大大不如了,郭子儀能夠遊刃有餘的應對權臣、太監們的陷害和皇帝的猜忌,而李光弼卻沒有這個本事,因此憂鬱而亡。

一輛馬車在攝政王府門前停下,馬夫從車轅上跳下來拿出一個小凳子放在旁邊,然後撩起車簾把馬車上的郭子儀攙扶下來,郭子儀已經白發蒼蒼、形容枯槁、佝僂著背,原本身形高大的他現在卻是骨瘦如柴,他拄著拐杖抬頭看著王府門前攝政王府的鎏金匾額心裏十分感慨,他已經十多年沒有來過這裏了。

鄭三從王府內走出來,對郭子儀拱手道:“令公來得挺準時的,聖王已經傳下話來,令公來了可直接進去見他,走吧,我領你進去!”

郭子儀拿起拐杖抱起拳,動作遲緩,“多謝鄭大人斡旋!”

說完,郭子儀對攙扶他的車夫道:“還不快謝過鄭大人!”

四十歲左右的車夫向鄭三抱拳道:“郭昕拜見鄭大人!”

鄭三轉頭看了看車夫,好似聽了這個名字有些熟悉,指著他想了想,“你······不是那個······”

郭昕道:“對,鄭大人記性真好,我就是曾擔任過安西都護,卻因任性胡為而被革職的郭昕,郭昕愧對大伯和朝廷的栽培,這些年來時常想起過往過錯,久久不能原諒自己!”

鄭三似乎有些明白郭子儀此次來長安的目的了,他點點頭:“好,請二位跟我來吧!”

郭子儀和郭昕在王府內的一間涼亭裏見到了趙子良,趙子良看著已經老得彎腰駝背、老態龍鍾、走起路來都很是吃力的郭子儀,心中生出無限感慨,人再怎麼英雄了得,也敵不過歲月的無情啊!

“學生攜子侄郭昕拜見聖王!”郭子儀丟下拐杖撩起長袍下擺準備向趙子良下跪。

趙子良歎道道:“你都七老八十了,站著都吃力,還跪什麼跪?免了吧!來人,給郭子儀、郭昕看座!”

旁邊有人答應,郭子儀立即道:“多謝聖王!”

婢女送來茶水之後,趙子良問道:“你多久沒來長安了?”

郭子儀道:“算來也有十三年了!”

趙子良喝了一口茶,問道:“謀逆案之事你可否聽說?”

“學生聽說了!”

“這些日子,從各地送來不少奏章和請願書,都是請求孤對那些參與謀逆的皇族宗室們從輕發落,你此次來見孤也是來求情的?”

郭子儀歎道:“學生都是土埋到脖子處的人了,哪裏還有這份閑情理會這種事情?這許多年了,大唐在聖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天下安寧、四海清平、百姓安居樂業,民富國強,可見聖王是對的!不過學生認為,從某些方麵來說,有人反對聖王其實是一件好事,有不同的聲音能夠提醒聖王,但是若沒有一個人反對,長此以往不一定是好事,聖王對那些參與謀逆的皇族宗室如何裁決,學生無權過問,也沒有資格,這些年學生也想通了,這大唐天下讓一個無能之人來統治,受苦的隻能是百姓!學生自知年事已高,病痛纏身,命不久矣,這次來長安主要是為了這個侄兒,郭昕!他當年紈絝,不知輕重,但他才幹還是有的,而且這些年來痛定思痛,已經痛改前非,學生此次前來厚著一張老臉皮,希望聖王再給他一次機會,讓他能夠一展所長,為聖王和大唐王朝效力!”

趙子良看著郭昕,足足一盞茶的工夫之後才開口:“先去京兆衛戍軍中做一個校尉吧,一年後孤再看你的表現如何。高尚,你安排一下!”

“是!”

“多謝聖王!”

三個月後,公元781年冬,郭子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