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最後的心願(2 / 2)

對於這種做法,趙子良並沒有其他的想法,前往敘利亞和迦南地的途中大部分都是沙漠,想要運送後續補給幾乎是不可能,可能在補給還沒有運到之前就在路上消耗光了,或者在途中被人打劫了,想要獲得補給,隻能依靠以戰養戰之法。

王平走後,趙子良招來王燦詢問:“邊界處的事宜開始執行了嗎?”

王燦回答道:“正在執行!”

趙子良點了點頭,對眾人說道:“我們這次雖然是突然出兵,要打東羅馬一個措手不及,但也要師出有名,王燦現在命人做的事情就是要讓我們師出有名!陸贄在嗎?”

一個年輕的官員站了出來,看上去隻有二十一二歲左右,他拱手向趙子良彎腰行禮:“小臣在!”

“三天前,東羅馬帝國的邊境駐軍越過邊境線故意挑釁,攻擊我軍巡邏隊,致使我軍十二人死亡,二十二人受傷,東羅人多次挑釁,無視我國警告,依然不顧我國王庭和百姓們的感受,我行我素,這是對我西秦尊嚴的踐踏,本王命你把想辦法把這件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傳揚開去,讓全體西秦百姓們都知道!”

陸贄是三年前的進士,祖籍是吳郡,他雖然年輕,卻很有才學,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趙子良說出這番話之後,他立即明白這是王燦派人故意安排的,衝突可能是有,但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傷亡,目的就是要栽贓給東羅馬人,當然這麼做不是做給東羅馬人看的,而是做給西秦百姓們看的,目的是爭取民心,獲得百姓們的支持,這就叫師出有名,你無緣無故去打別人,就算自己親人知道這種事情隻怕也不會很高興打,但如果是自己先被欺負了,再去打別人就理直氣壯了,也不會有人不高興和收到阻攔。

陸贄立即答應:“小臣遵旨!”

趙子良又對待詔翰林杜宗文吩咐道:“草詔:今東羅馬人屢次犯我疆界、殺我士卒,是可忍,孰不可忍!本王心意已決,不日即將發兵向東羅馬帝國討回公道!大意就是這樣,你潤色一下,再呈給本王過目!”

“諾!”

杜宗文很快就把詔書擬好了,呈給趙子良,趙子良一看,寫得很不錯,當即采用了,說道:“五天後把詔書發出去,公布天下!”

“遵旨!”

次日,趙子良召集出征眾將商議行軍作戰事宜,不少沒有出征任務的大將也被叫過來參加。

趙子良對眾將說道:“後天大軍就將出征,諸位將軍認為我們應該如何進攻?”

將軍陳敢站出來抱拳道:“大王,從巴格達一直往正西方向前進,距離最近的是安曼,據說這座城有很久的曆史,那裏人口眾多,商貿集市發達,物產豐富,我軍可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安曼展開攻擊,拿下安曼便可以獲得大量的糧草和其他物資,隨後我們可進攻耶路撒冷,占領迦南地全境,再揮兵北上取大馬士革,最後向北推進奪取敘利亞全部!”

在陳敢出來之後,先後又有好幾個將軍站出來說了自己的看法,大部分都與陳敢的方略差不多,也就是細節方麵有些不同。

趙子良看向其他大將,目光落在李嗣業臉上,發現他正看著地圖思考著什麼,問道:“李卿,你有什麼意見?”

李嗣業回過神來抱拳道:“回大王,剛才幾位將軍說得都很好,不過老臣認為進攻安曼有些不妥,若我軍人數不多,且都是騎兵,進攻安曼自無不可,但這次我軍有八萬人馬,絕大部分都是步兵,對水源的需要完全不同,此去安曼有不少小綠洲和坎兒井,但隻怕無法滿足我八萬大軍用水需求,而且我們先進攻安曼,東羅馬人可以且戰且退、依城據守,我們要拿下整個迦南地和敘利亞,必然損失很大、耗時良久,可我軍的軍費有限,無法支持我們長時期作戰,所以老臣想了另外一條道,那就是沿著伯拉河(聖經上的稱呼,即幼發拉底河)一路向西北方向進入敘利亞境內,這樣就會給敘利亞和迦南地的東羅馬軍一種想要切斷他們陸上歸路,切斷他們與君士坦丁堡之間聯係的錯覺,此舉可以可以逼迫他們倉促集結兵力與我軍對決,若戰勝之,我們則可以免去大部分攻城戰!我們如果攻下貝羅埃亞,既可以北上安條克地區,進攻安納托利亞,又可以南下進攻敘利亞南部和迦南地,這必定會讓君士坦丁堡震動,君士坦丁堡本來就受到保加爾人的進攻,他們如果不想兩麵受敵,利奧四世則很有可能命令迦南地和敘利亞的守軍北上拖住我軍或與我軍展開大戰,我軍則可以以逸待勞,這是老臣一點愚見!”

趙子良摸著短須思索權衡了片刻,點頭笑道:“李卿果然具有統帥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