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良經過慎重考慮,任命了兵部尚書顏真卿、吏部尚書李峴、禮部尚書李揆這三人為宰相,分別為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和尚書左仆射,組成內閣,直接對他負責。三個人的內閣太小,但現在趙子良還不想把內閣的人數定得太多,人多了嘴就雜,他決定等平定了各地的叛亂之後再補充內閣人數。
趙子良還是低估了前線各軍互不統屬對指揮作戰的影響程度,同時也高估了臧希晏和高尚的協調能力,永平軍和淮南軍在抵達博州之後因為賞賜的問題出現摩擦,最終導致了大規模械鬥,還打死打傷數十人。
這次大規模械鬥所造成的影響太大,直接造成了永平軍節度使張鎰和淮南節度使韋元甫之間的互相對立,械鬥發生之後,高尚作為攝政王特使立即派人調查了解情況,但張鎰和韋元甫互不相讓,因為雙方都都死傷不少人,都認為自己吃了虧,不服氣,想要找回場子,於是還沒等高尚派人調查結束,張鎰又派出大批人馬想要找回場子,畢竟魏博是他的永平軍先進來接收的,他和永平軍上下將校都認為自己是主人,而其他各軍都是客人,現在淮南軍以客欺主,實在太可恨了,張鎰和永平軍上下都咽不下這口氣。
淮南節度使韋元甫得知張鎰帶著大批人馬殺自己的軍營外,立馬就炸毛了,都欺負到門口來了,這還得了?韋元甫當即下令淮南軍全部集結準備迎戰,雙方劍拔弩張,隨後都有可能開戰。
得到消息的高尚大驚失色,“什麼?快,馬上通知臧大帥,立即出兵阻止,如果遲了後果不堪設想!”
侍從抱拳說道:“大人,臧大帥已經親自率神策軍趕過去了!是他派人來通報消息了,就是讓大人盡快趕過去!”
“快備馬!”高尚大喊,邁步就向外走去,旁邊侍從取出鬥篷給他披上。
高尚騎著快馬在幾十個侍從的保護下很快來到了淮南軍營地,此時營地內外兩軍對峙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戰,而臧希晏則帶著神策軍在兩軍側麵,三軍形成一個品字形。
臧希晏看見高尚騎馬趕過來,頓時鬆了一口氣,立即打馬迎上去抱拳道:“高大人,你可趕來了,你若再不來,老夫我真是彈壓不住了!”
高尚臉色很是難看,勉強拱手還禮:“臧大帥,你既然帶人來了,為何還讓他們繼續對峙?”
臧希晏道:“老夫可以讓韋元甫把兵馬散了,但是張鎰不幹啊,他又不歸老夫管,老夫指揮不動他,況且韋元甫說得也對,如果他把兵馬散了,萬一張鎰發瘋,不顧一切下令衝進去,淮南軍豈不是很慘?”
臧希晏說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他雖然是平叛元帥,可張鎰卻不在他的管轄之下,當初趙子良也知道張鎰與臧希晏曾經有過矛盾,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所以才沒有把永平軍歸元帥府節製,現在看來,即便如此也沒有避免因為號令不統一帶來的麻煩。
永平軍既然不歸元帥府節製,張鎰又與臧希晏有矛盾,當然不會買臧希晏的麵子。
高尚臉色難看,對臧希晏道:“臧大帥,韋元甫歸你節製,你去告訴他,讓他過來一趟,本官有話跟他說!”
臧希晏答應:“好!”說完立即派人去軍營召韋元甫。
高尚又派親兵侍衛去旁邊的永平軍軍陣,吩咐一個親兵道:“你去永平軍,告訴張鎰,就說本官說的,讓他來一趟!你跟他說,本官是攝政王特使,全權代表大王,他若不來,就等於是公然違抗大王的詔令,一切後果由他自負!”
“是!”
不久,韋元甫和張鎰分別帶著一些親兵趕了過來。張鎰與臧希晏不對付,隻對高尚拱手:“高大人!”
高尚點了點頭。韋元甫帶著一些親兵趕過來之後對高尚和臧希晏分別拱手:“高大人、大帥!”
高尚臉色冷峻,語氣也很帶著寒意:“二位,為何要鬧到如此地步?你們到底想幹什麼?膽子可以再大一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