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削藩第一步(1)(2 / 2)

“不用,本王隻是隨便走走,不用備車馬了!”趙子良說著擺擺手沿著大街向前方漫步而行。

天空中正飄著鵝毛大雪,一片片的雪花落在趙子良的鬥篷上,身上很快堆積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幾個跟在身後的侍衛身上也很快變白了。

大街上行人稀少,稀稀拉拉偶爾能看見幾個人行色匆匆的趕路,這個景象被趙子良看在眼裏,直感歎長安如今的繁華程度已經大不如從前了。從前即便是大雪天裏,長安大街上也到處都是行人,一方麵人口的大量減少,另一方麵經濟狀況大不如從前,這都讓長安看起來比從前最鼎盛的時期要蕭條得多。

漫步回來之後,趙子良決心加快削藩的速度,削藩自從他開始執掌朝政就已經在進行,一些回到長安述職的節度使或者犯有過錯的節度使回京之後不是被安排了另外的職務,就是被降職使用,或是直接革職問罪,他們被調走或者被革職之後,留下的官職就空置起來,隨後他又下詔把該節度使留下的兵權和政權分開,然後又繼續細分兵權和政權,不再設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節度使這種官職。即便是地方官吏和軍方將領聯名上書推舉某某接任某節度使一職,他都一概否決,並行文嚴厲斥責,官職的任命是朝廷之事,你們這些地方官吏和將領竟然想要自行決定?是不是膽子太肥了?

“來人,去把高尚、杜甫、李泌、李慕辰等人叫過來!”

“是!”

高尚等人很快趕了過來,一一向趙子良見禮,趙子良說道:“諸位都免禮吧,本王把諸位叫過來有一時間事情想征詢一下諸位的想法和建議。如今淮西和鄧州已經被朝廷收回,梁崇義和李忠臣都已經伏法,朝廷的威信正在恢複。本王認為目前雖然正式全麵削藩的時機尚未成熟,但是在局部地區已經可以開始進行削藩了,本王考慮過完年之後就在朝廷能夠控製的地區選擇一個地區進行削藩,暫時選擇在關中地區,諸位以為如何?”

李泌拱手道:“大王,如今朝廷各衙門正在進行反貪反腐、反不作為、反怠政,直屬朝廷各軍都在在整訓階段,現在就削藩是不是太倉促了一些?萬一有藩鎮不配合,朝廷會措手不及啊!”

杜甫和李慕辰等人也都對李泌的話表示讚同,趙子良主政朝廷滿打滿算也才兩個多月,盡管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鏟除了梁崇義和李忠臣這兩個出頭鳥,但大唐的疆域廣闊,隻怕他主持朝政的消息有很多州縣的官府都還沒有收到消息,消息不暢,威信自然還沒有覆蓋大唐全部領土上。加上軍隊的整訓事宜還沒有完成,軍隊戰鬥力還沒有全麵恢複和提高,如果這個時候進行削藩,萬一有不開眼和膽子肥的藩鎮不甘交出權力,起兵造反的話,局勢隻怕難以控製。

趙子良知道李泌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個時候以穩定為主才是最佳選擇,但是他也知道削藩的事情不能一拖再拖,時間越長,那些已經擁有權力的藩鎮們內心滋生的野心也會越來越大,會越來越難以控製,早一步動手,就多一分勝算、少一分阻力。

趙子良看見高尚若有所思,並沒有附和李泌、杜甫和李慕辰等人,於是問道:“高尚,你覺得如何?”

高尚回過神來拱手反問:“不知大王可有想好要如何進行削藩?采用什麼具體的手段進行?”

趙子良見高尚這麼問,心知他必然已經有了想法,於是道:“你以為如何做才會穩妥一些?”

高尚沉吟一下,拱手道:“大王,微臣認為在朝廷政令執行力最強的關中地區首先展開削藩之事也不是不可行,關鍵是如何操作。如果由攝政王府直接行文下詔,對關中各州縣的主官進行權利分離,讓他們隻管政事或隻管軍事,另一部分權利交由其他官員接手的話,微臣認為各州縣官府對這個政令的執行力肯定會大打折扣的,有些人肯定會陽奉陰違,表麵上口口聲聲說要按照朝廷的旨意隻管政事或隻管軍事,但是他們實際上暗地裏還是兩手一把抓。朝廷對此還是沒什麼辦法,最多隻能派官員下去巡視、調查,朝廷官員們去了之後,他們肯定會安排好一切,等到朝廷官員一走,他們又一切照舊,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