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主持朝會(1)(2 / 2)

說到這裏,路嗣恭再向趙子良行了一禮,說道:“大王,臣以為應該盡快舉行開科會試,考完放榜之後既可以讓學子們回家,朝廷又可以為國吸納人才!”

戶部尚書劉晏站出來說道:“路大人說得雖然有道理,但這不符合規矩,秋闈已經過了,現在已經是十月,朝廷國庫又沒錢,籌備開科會試的經費去哪兒弄?我戶部可沒錢了,別指望我”。

剛開始趙子良還很納悶,路嗣恭是刑部尚書,而刑部是宰相派的勢力範圍,路嗣恭怎麼跟同是宰相派的裴遵慶掐起來了,但趙子良想起路嗣恭以前給郭子儀做過副手,頗有才幹,還得到過玄宗皇帝的親口嘉獎,他又想起路嗣恭才當上刑部尚書沒多久,這下他明白了,路嗣恭應該是太子一係的人,但路嗣恭當上刑部尚書的時間太短,還不能掌控刑部的話語權。

兵部尚書顏真卿站出來拱手道:“大王,開科取士能花多少錢?難道我大唐連一次開科取士的錢都沒有了嗎?”

就為了一次開科取士的事情,宰相派和陳雲在趙子良這個初來乍到者麵前都不能放棄成見一致對外,還都鬥得不可開交,可見朝中的派係鬥爭嚴重到何種程度了,難怪李豫要撂挑子不幹,躲到深宮內院去了。

趙子良看到這種情況鬆了一口氣,如果朝中三派聯合起來抵製他的主張和決策,他這個攝政王還真不好當。

俱文珍的人還沒有動,也許這種事情閹黨不想插手,隻有鴻臚卿盧杞站出來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向眾臣顯示閹黨的存在。盧杞此前以鴻臚少卿的身份常駐新京,今年上半年才會被調回來,走的還是俱文珍的路子,因此盧杞算是正式投靠了閹黨。

三方勢力都是下麵的人在鬥法,三個主要人物還沒有出場,俱文珍在朝堂上並未擔任職務,他是內侍省的正監,他負責服務的對象是皇帝,按理說他並沒有資格出席這次的朝會,他應該呆在皇帝身邊,但他卻擔任著神策軍軍使一職,神策軍是禁軍一支,軍使的品級等同於神武軍大將軍,因此有資格也必須要出席朝會。

既然三方主要人物還未出場,趙子良就不得不點名了,他看向太子李適、俱文珍和宰相元載問道:“太子殿下、俱公公、元大人,你們三人認為此事應該怎麼辦理?是推到明年再開科舉,還是立即籌備,盡快開考?”

俱文珍看見陳雲和宰相派兩方官員鬥得不可開交,也樂見其成。他在朝中的勢力比這兩派都要弱小許多,他以前之所以權傾朝野是因為他在皇帝身邊服侍,天天都能見到皇帝,能與皇帝說得上話,但是皇帝現在不管事了,他對朝臣們的影響力下降了一大截,他知道現在不是鬥狠的時候,因此笑著站出來對趙子良拱手道:“大王,咱家在朝中並無任職,雖然擔任著神策軍軍使一職,但畢竟是軍方職務,對這種文官之事,雜家還是不發表意見了吧?”

俱文珍既然縮了,趙子良也不勉強,問李適和元載:“太子和元大人,你們二位的意見呢?”

開不開科舉隻是一件小事,禮部尚書李揆在這裏提出來隻是想把手上這件事情丟出來,以免日後趙子良問起來之後把罪過怪罪他頭上,這次開不開根本無關緊要,元載和李適都沒想到雙方手下的馬仔們竟然如此敵對,就因為這一件小事鬥得不開交。

李適站出來抱拳道:“攝政王,本宮認為應該把拖延的秋闈補上!不管朝廷局勢如何變化,朝廷都需要有才之士補充進來”。

趙子良卻道:“可是剛才劉晏說籌備科舉會試的籌備需要經費,他的戶部已經沒錢了!”

“哦?沒錢了嗎?既然沒錢了,那就不開科考會試了,等到明年再開也是一樣的!”李適如是說道。

趙子良又道:“可太子剛才又說不管朝廷局勢如何變化,朝廷都需要補充有才之人做官!顏大人也說了,舉辦一次會試要不了多少錢吧?國庫連這點錢都拿不出來嗎?劉晏大人,國庫內真的空了?真的連開科考的錢都拿不出來?要不要本王派人去查查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