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對陣(2 / 2)

大軍陣前,各營校尉、都尉、軍頭不停地向兵士們吆喝:“壓住步伐,壓住,別走太快,用眼睛的餘光觀察你的左右兩側,與你的左右同伴保持一致!”

西秦軍的將校們就是用這種不停的吆喝控製著大軍軍陣始終保持著整齊,如果是西秦軍本部人馬,將校軍頭們根本不用這麼操心,長時間的操練讓所有兵將都形成了默契,但是這裏大多數都是外族軍隊,有天竺兵、有泥婆羅兵,還有吐蕃兵,這些人前前後後一共隻被訓練一個多月,就紀律性和默契度而言根本無法與西秦軍本部人馬相比,因為為了保持軍陣的整體性,西秦軍的將校們隻能用這種辦法在一線進行協調指揮。

趙子良、陳青、杜甫、玄四、玄九、玄十八等人紛紛來到帥台上,一大批隨軍文書早已經在這裏等候了,鼓手、鑼手、號手、旗手等全部各就各位,此時一個五大三粗、長得極為壯實的鼓手還在舉著兩支巨大的鼓槌以相同的間隔節奏不停的敲打巨大的牛皮鼓,而當這個鼓手累了,旁邊另外一個鼓手緊接著錘擊另外一麵巨鼓,以保持鼓聲不斷,讓大軍軍陣能繼續踩著鼓點前進。

帥台高六丈、底部長寬各三丈六,有十六輪,頂部長寬各兩丈四,頂部有護欄圍在周圍,趙子良的寶座放在中間,背後插著大纛,左側是是旗手,右側一排排號手扛著長長的拖地號角、後麵是兩麵巨大的牛皮鼓和兩麵巨大的銅鑼分別被放置在鼓架和被吊著。打造帥台為了保持它的結實性,用掉了不少木材,再加上上麵要站立不少人,重量頗大,因此用十二匹膘肥體壯的戰馬拖著,由三個禦手驅趕才能讓這帥台以平均的速度跟在大軍的後方,而近衛軍和龍衛軍負責帥台的安全。

隨著西秦大軍踩著整齊的步伐、排著整齊的軍陣隊列步步逼近過來,對麵的吐蕃軍兵士們看見後一個開始驚懼起來,他們從未看見過如此聲勢浩大的軍陣,如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一個個臉色發白,雙股戰栗,額頭上冒出汗珠,他們的戰馬也被這種巨大的氣勢驚得連連後退,這讓尺帶摩嗬又花費而來很大的力氣和工夫才穩定局麵。

兩軍最前部相距兩裏時,趙子良舉起了右手,陳青看見後立即對傳令官大喊:“停止前進!”

傳令官當即對鼓手下令:“停!”

隨著鼓聲戛然而止,全軍在繼續前進了一小步之後集體停了下來,巨大轟鳴的整齊的腳步聲也隨之停下,隻剩下回音在山巒之間不停的回響。

趙子良用望遠鏡觀察尺度摩嗬的軍陣,然後下令道:“現在對麵的吐蕃兵士差不多都嚇破了膽,還有勇氣與我軍一戰的隻怕不多了。陳青,派一人前去勸降,給尺度摩嗬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他不投降,我們再進攻不遲!”

“是!”陳青答應,又有些遲疑地問道:“隻是,大王,有這個必要嗎?微臣以為直接進攻了事,何必這麼麻煩?”

趙子良搖頭道:“你還是沒有明白啊,去安排吧!”

“是!”

陳青很快安排了一個校尉帶著一個投降的吐蕃領主去最後一次勸降尺度摩嗬,但十五分鍾之後,這二人狼狽逃了回來,稟報尺帶摩嗬說就算是死也絕不投降。

趙子良聽了之後好像這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他問陳青等人:“你們知道為何本王剛才明知道尺帶摩嗬不可能投降,還依然要派人去勸降嗎?那是因為我軍大部分都不是本部人馬,這些外族兵士缺少操練,體能與我們本部人馬相比大大不如,他們走了這麼久已經用掉了一部分體力,因此本王必須要讓他們休息一下才能讓他們打仗!傳令:中軍前部步兵三萬人聞鼓聲前進,陌刀軍步兵待前麵三萬人前進之後立即補上空位排成方陣待命!”

“是,大王”陳青答應一聲,當即向傳令官下令。

十二個號手抬著長長的長號吹起來,蒼涼的號角聲激勵起所有兵士的戰鬥士氣,旗手們開始不停地揮舞著令旗,每一部人馬在帥台上都有一個旗手,當他們的旗牌官看見帥台上自己的旗號如何搖動就知道軍令的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