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波悉林歎道:“你說的我何嚐不知道?但是與唐軍野戰我們的勝算有多大?這一萬騎兵雖然精銳,但都是輕騎,步兵是用來攻城和守城的,野戰能力根本就不行,另外那一萬粟特軍,戰鬥力更加不堪,你已經和趙子良連續交手過好幾次了,你應該對他有一定的了解,這個人的統兵能力很強,指揮能力是我一生所見最強的人,與他進行野戰,我真的沒有信心,如果這三萬人都是精銳騎兵,我有信心與趙子良進行野戰,但??????”。
並波悉林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野戰十有八九會慘敗,明知道會慘敗,還拉著軍隊出去送死?這就不是愚蠢,而是瘋了!
齊亞德沉默了片刻,抬頭對並波悉林道:“總督閣下,既然是這樣,那我們為什麼不撤軍返回呼羅珊?死守這裏有什麼意義呢?”
並波悉林看了看齊亞德,搖頭歎道:“哈裏發一直就對我很忌憚,想要奪取我的兵權,但一直沒有什麼好的借口和理由,如果我們就這麼慘敗回國,隻怕哈裏發很快就會傳來旨意奪我的兵權並把我押解回安巴爾(阿拔斯王朝第一個首都)受審!所以我就算要回去,也不能這麼回去!”
齊亞德著急道:“總督閣下,可是這座城在軍事上是死地啊,唐軍圍城之後必然會占據南麵的橋梁,我們就算想突圍也突圍不出去,隻能被困死在這裏!”
並波悉林搖頭道:“這個你放心,本大人已經安排好了,如果真到了守不住的時候,我會有辦法逃離的,那時候我們孤身返回反而比現在帶著兩萬大軍返回安全一些!”
齊亞德納悶了,問道:“這又是為什麼?”
並波悉林道:“因為哈裏發忌憚我手裏的兵權!你知道我當初為什麼要向哈裏發請求率軍東征嗎?因為那時候哈裏發已經開始忌憚我手裏的兵權了,現在留在呼羅珊省的兵力已經不足一萬,如果我們孤身返回,我能調動的兵力就不足以威脅哈裏發的寶座,哈裏發當然就不會再忌憚我,殺不殺我對他而言都無關緊要了,他還可以留著我震懾其他不服的部族,但是如果我們帶著這兩萬大軍回去,我就死定了,齊亞德,你明白嗎!”
齊亞德聽了並波悉林說出這番齷蹉之事,臉色頓時變得慘白無比,這種來自哈裏發的猜忌比正麵麵對唐軍的攻擊更加可怕。
齊亞德又想起這兩萬大軍,下拜對並波悉林哭求道:“總督大人,一定要這麼做嗎?我們留在這裏等於是讓這兩萬大軍在這裏等死啊,如果哈裏發忌憚大人手裏的兵權,大人可以解散這兩萬人,讓他們回家,何必一定要留他們在這裏等死呢?他們怎麼說都是真主的子民和信徒,他們也為大人南征北戰,不應該這麼死啊!”
並波悉林搖頭道:“沒用的,這兩萬人都是經過訓練的精銳士兵,他們回去之後一樣可以被征召加入軍隊,你以為哈裏發會不知道呼羅珊省的情況嗎?他早已經派人在呼羅珊省關注我的動向!齊亞德,不是我貪生怕死,我是還真存了一些希望可以守住這裏,這裏城牆經過加固,你進城的時候應該可以看見了,而且這城裏儲存了足夠三萬大軍吃一年的軍糧,我們現在有三萬人,再加上城內大約三萬男丁,也有六萬人可以守城,不會比唐軍少多少了,隻要我們撐過幾個月,唐軍兵疲又沒有了糧草,他們必定會退兵的!”
齊亞德見勸不住並波悉林,隻能歎息一聲,轉身去執行他的命令了。
在唐軍到來之前,齊亞德派兵控製了颯秣建城內的近兩萬老弱婦孺,並以他們作為籌碼威脅他們的丈夫、兒子或父親,讓他們拿起兵器協助守城抵擋唐軍的攻擊,城內的康國男丁們在家人受到大食人控製的情況下,隻能被迫拿起大食人給的兵器上城牆協助守城。
七月十五,唐軍主力渡過那密水抵達颯秣建城城下,大食軍收縮兵力龜縮在城內嚴防死守,唐軍在趙子良的命令下迅速控製了那密水支流上的橋梁,防止大食人突圍向南逃走。
唐軍圍住颯秣建城之後就立下營寨,把營寨寨牆修築得結結實實,這不利於大食人派騎兵出城襲營,在趙子良的命令下,派出一支軍隊砍伐樹木命工匠們日夜打造大型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