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功虧一簣(2 / 2)

趙子良聞言不由苦笑:“但願吧!”

如今馬璘畢竟軍職低微、見識淺薄了一些,但趙子良如今已經是唐朝高級將領,官拜西海都督、太守、從四品宣威將軍,對唐朝上層的了解認知和吐蕃國的實力有著清楚的認識。

在唐朝上下心裏,吐蕃國始終都是蠻夷之過,但吐蕃也與唐朝有著親屬關係,這讓唐朝皇帝和大臣們在吐蕃麵前都一直以長輩自居,如今吐蕃國以外甥身份拜見唐朝這個舅舅並乞和,這讓皇帝李隆基和朝中大臣們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再加上吐蕃國使臣拿出大量的金銀財寶賄賂包括李林甫在內的一大票朝中大臣們,唐朝上下也認為這場戰事打到這裏就行了,多少給吐蕃國這個外甥一點點麵子,另外一個方麵,由於這些年來皇帝李隆基日漸沉於享樂,皇室花費巨大,這就占用了軍費方麵的開支,這場仗打到現在,朝廷用於吐蕃方麵的軍費已經差不多用完,再打下去也沒有軍費打下去了,還不如見好就收,趙子良在長安有眼線,對長安發生的事情雖然說不上了如指掌,但對這些事情也是很清楚的,他隻是希望和談晚一些結束,至少也要等唐軍把吐蕃軍趕到唐古拉山以南、攻占了查吾拉山口之後再結束戰事不遲。

離開河邊,在回軍營的路上,趙子良問馬璘:“步弓、伏遠弩、床弩和箭矢的事情準備得如何了?”

馬璘抱拳道:“將軍,經過這些日子的籌措和百姓們的日夜趕工,我們已經籌集了八十萬支箭矢和弩箭,另外我們已經調來了兩萬副步弓、兩千副伏遠弩調來了和四百副床弩,隻等將軍令下就可以派上用場,末將相信,在如此之多的弓箭、伏遠弩和床弩的打擊下,對麵的吐蕃軍還能撐得住?”

趙子良點點頭,策馬加快速度向回營地。

回到營地,趙子良來到了皇甫惟明的大帳,他雖然不直接皇甫惟明的統轄,但皇甫惟明的官職卻要比他大得多,按慣例來說,就算河西節度使王倕也要受皇甫惟明節製,因此這次大戰,主帥還是皇甫惟明,指揮方麵也以皇甫惟明為主,而如今河西節度使王倕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蠢蠢欲動的北方突厥人。

走進皇甫惟明的大帳時,皇甫惟明正在和一些手下大將們商議戰鬥部署,他見趙子良巡視回來,便問道:“趙將軍回來了?巡視結果如何?”

趙子良抱拳道:“大帥,我軍防禦工事方麵都沒什麼問題,將士們都很警惕,而對麵吐蕃人也沒有放鬆,河邊到處都是巡邏隊,我等想要偷襲幾乎不可能”。

皇甫惟明示意趙子良就座,又問:“如今戰事陷入了僵局啊,剛才本帥正在和將軍們商議如何打破這個僵局,不知趙將軍是否有良策?”

趙子良沉吟片刻拱手道:“大帥,其實末將這些天一直想這件事情,如今有拉楚河阻擋我軍進攻,這於我方不利而對吐蕃軍有利,想要讓我軍一鼓作氣衝過拉楚河,一方麵我們要準備足夠多的船隻和木筏,另外要為渡河兵馬提供足夠的掩護,末將已經下令讓部署調集了步弓兩萬副、伏遠弩兩千副和床弩四百副,待大軍渡河進攻之時,我軍利用大量的步弓、伏遠弩和床弩對河對麵的伏遠弩進行遠程打擊,為渡河作戰大軍提供火力支援,防止吐蕃軍對我渡河大軍進行半渡而擊·······”

皇甫惟明一邊聽著一邊捋著長須,不時點頭。

就在皇甫惟明聽完趙子良的作戰計劃和部署,就要采納之時,營帳外突然傳來大喊:“京城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

皇甫惟明、趙子良和帳內眾將聽到這聲音都是渾身一震,沒過一個會,一個神色疲倦、氣喘籲籲的騎士走入帳內向皇甫惟明下拜:“騎兵大帥,兵部八百裏加急!”

騎士背上的長竹筒很快被拿到了皇甫惟明的手上,一卷絹布從竹筒內抽出,展開一看,皇甫惟明隻感覺渾身一軟,癱在了靠背上。

眾人一看皇甫惟明這表現,心中都是咯噔一聲,一股不好的感覺湧上心頭,趙子良急切道:“大帥,朝廷怎麼說?”

皇甫惟明一臉頹廢地有氣無力道:“從即日起罷兵停戰,等待中使前來宣讀皇帝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