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坡度較為陡峭,攀爬的難度較大,好在趙子良手指力氣大,堅硬如鋼鐵,盡管靈巧不足,但向上爬的速度一點也不慢,爬到五分之三處時有一段紅砂岩地段,趙子良隻能一步一步向上移動,稍有不慎、腳下打滑就有可能跌落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趙子良一邊爬一邊感慨,難怪曆史上哥舒翰領兵六萬多人馬日夜圍攻石堡城,傷亡數萬人才奪取石堡城,這地勢真是太他嗎的險要。
快要到山脊頂部時,趙子良斜插到一個小山梁上,山下為峭壁,頂部似一個坡度較大的小平台,平台外沿有人工用石塊壘砌的台基,趙子良雙手抓住台基的邊緣用力向上拉,緩緩露出頭部,發現小平台上有兩個穿著獸皮戴著皮盔的吐蕃軍把長矛夾在腋下凍得不停地跺著雙腳,看樣子是冷得厲害。
趙子良觀察了一下距離,大約十幾米,他當即雙手用力向上一拉,身體騰空而且飛升上了小平台,兩個吐蕃兵見狀大驚,正要拿起長矛出聲示警,這時趙子良身在空中已經拿出了大腿外側回旋飛刀投擲出去,隻見那寒光一閃,兩個吐蕃兵便被回旋飛刀斬成兩段倒在地上,趙子良接過飛回來的回旋飛刀才穩穩地落在地上。
小平台上除了這兩個吐蕃兵放哨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人,這個小平台在山脊的下方,卻不是石堡城的小平台。趙子良收起回旋飛刀繼續向上爬,很快便爬到了大方台和小方台相連接的一條山脊的北端。
爬到山脊頂端之後,趙子良算了算時間,大約過去是了大半個小時,扭頭看了看,趙子良發現這條連接大小方台的山脊長約三百米,正如從節度使府拿到的記載差不多,山脊狹窄處不足三尺,稍寬處有六尺到一丈,兩邊均為陡峭的山坡,山脊上的小路呈南北走向,兩頭連接方台處地勢較高,中間部分較低,呈弧狀。
趙子良觀察了一下情況後,發現山脊小路上無人,想想也是,如此惡劣的天氣,又是淩晨寅時,吐蕃軍也想不到唐軍會從後麵偷襲上來,根本就沒有安排巡邏。
見沒有巡邏,趙子良立即將腰間四根粗大麻繩解下來,把它們一一係在一根粗大的樹幹上,係緊了,再用力拉了幾次,這是約定的暗號,過了幾秒,四根麻繩果然都被拉緊了,是下麵有兵士正在抓住繩索進行攀爬。
有繩索用於攀爬,兵士們攀爬的速度很快,比趙子良無繩索攀爬要快得多,隻半個小時的時間就有一個團兩百人爬了上來,同時上來有第三團校尉和兩個旅帥。
第三團校尉喘了一口氣,向趙子良拱手道:“將軍,現在要殺上去嗎?”
趙子良想了想,估計了一下時間,說道:“現在估計是卯時過了一半,正是最好睡的時候,而且我們現在隻上來了二百人,兵力還是有些不足,吐蕃人在小方台上有一百人,在大方台有二百人,我們這點兵力少了一點,咱們再等等,有四百人就向兩個方台發起攻擊”。
校尉點頭:“明白了!”
又過了半個小時,趙子良等人在山脊中間位置又吹了半個小時的寒風,勃勒罕和第四團二百人也才全部爬上來,後續第五團還在源源不斷向山上爬。
“行了,兵力充足了,勃勒罕,你帶著第三團去攻打小方台,第四團跟某去攻打大方台,再衝上方台之前盡量不要被吐蕃軍發現,明白嗎?”
勃勒罕點頭道:“明白了,將軍!”
“好,出發!”
山脊小路上也覆蓋了厚厚一層大雪,趙子良和將士們為了減少在交手之前被發現的風險隻能冒著腰、提著刀慢慢向大方台靠近。
終於小心翼翼的靠近了大方台的二十米處,趙子良從身後一個兵士手中接過弓箭慢慢向大方台逼近,腳踩著大雪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這時從山脊與大方台交接處出現一個人影,並傳來一個吐蕃語聲音:“誰?”
趙子良當即立斷,早已經拉得滿弓的箭矢“嗖”的一聲射了出去。
那吐蕃哨兵應聲而倒,但是此人到底立即引起了大方台上幾個吐蕃巡邏兵的警覺,其中一人快速跑到屍體旁邊發現了屍體上的箭矢,又看到山脊上一長串的白影,當即大叫:“敵襲、敵襲、敵襲······”。
“將士們,衝不上去就是死,衝上去就活命,隨我殺上去,殺!”趙子良大喝一聲,抽出腰間斬將刀大踏步向大方台衝過去,身後的唐軍兵士們也紛紛提著橫刀跟著衝向大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