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老趙家的仇人(1 / 2)

宋朝自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說實話,不得不佩服老趙家的子孫。在先天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能硬生生的支撐了三百多年實屬不易,而且居然還塑造出了中國曆史上最繁榮也最為人向往的一個朝代。強盛如大唐也不過才兩百八十九年而已。

當然如果我們想說說老趙家的曆史,就得了解一下老趙家立國問什麼先天不足,這樣才能有後麵的一長串的故事發生。這時候,我們就得先說說老趙家的仇人了。我相信趙氏子孫午夜夢醒,聽到異族寇邊的時候,都會想到這個人,想砍死這個人。這個人也是個皇帝,名曰石敬瑭,一個人能被恨上三百多年也算是了不起了。

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結束、秦朝大一統之後中國曆史上有兩個政權交替最為激勵的時代。一個是魏晉南北朝,一個是五代十國。這兩個時期都發生在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後,一是強漢,一是盛唐。而這兩個時期裏又各發生了一件對漢族人民影響至深的事情。一個是五胡亂華,有不少學者稱之為“中原陸沉”,華夏一族幾近亡種滅族。幸好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一個當之無愧的英雄。帶領遺存下來的華夏子孫發起了絕地反擊,頒布“殺胡令”殺盡天下胡人!這個人叫冉閔,一個死後蒼天亦歎其不甘的人,是以草木枯萎,天旱不雨。(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這段曆史,簡直是華夏子孫的災難。)範文瀾老師在《中國通史》中有這麼一句話“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原諒我對冉閔大帝的敬仰,所以稍稍說多了些,不過幸好現在五十六個民族裏已經沒有羯族了。。)

還有一個就是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了。(有意思的是冉閔大帝當初推翻的那家子人也姓石,當然這之間並沒有什麼聯係,純屬巧合。)就因為這事,石敬瑭被罵了一千多年。

說實話,其實這個人挺了不起的。我們來看看世人對他的評價。少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再來個重量級的“推誠棄怨以撫藩鎮,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數年間,中國稍安。”(《資治通鑒》)

在五代十國這麼個特殊的年代,凡是手裏有兵權的人都想過一把當皇帝的癮,當一群人打來打去,被折騰的死去活來的時候,這個人被司馬光評了一句“數年間,中國稍安。”這個評價真的很高了。別忘了,司馬光是給老趙家幹活的,這話可是要老趙家人審過的。這麼看這個人還是很牛的,雖然那年頭就是皇帝多,可也不是誰都能當的。

不好意思,這之間漏了一句“卑辭厚禮以奉契丹”,本來這句話雖然不算什麼好話,但也沒啥。曆史上卑辭厚禮以奉外族的人也不少,我們通稱為漢奸。隻是石敬瑭做得有點太到位了,別人卑辭也就稱個臣,厚禮也就送點金銀珠寶。但是石敬瑭不是,他卑辭到了自稱“兒皇帝”,這人自己不要臉,咱也沒辦法,也管不著。關鍵在於這丫的把燕雲十六州當成厚禮給送出去了,真是一大大的漢奸。

不過說他是漢奸真有點冤枉他,因為人家石敬瑭確實不是漢人,他是沙陀人。他割地也就割了,關鍵他把長城割出去了,還把長城附近一係列軍事要地一塊打包送走。你說秦始皇要是知道自己辛辛苦苦背了無數罵名好不容易建起來的長城就被這丫一句話送了出去,還送給了外族人,會不會氣得活過來掐死他。

不過也怪當時漢族人自己不爭氣,被一外族人(石敬瑭)搶了地盤送給了一個更強大的外族人(耶律德光),這耶律德光看到石敬瑭真的信守諾言把燕雲十六州拱手送出,還每年附送帛三十萬匹作為管理地盤的辛苦費,我估計得喜瘋了。本來抱著一錘子買賣的心態來的,打算賺一票就走,結果變成了現在這樣,抱了隻金鳳凰回來。

雖然石敬瑭不能稱之為“漢”奸,隻是為了過把皇帝的癮,但這並不阻止老趙家的人恨他。當然我們這裏畢竟說得是老趙家的故事,關於這個禍害了老趙家子子孫孫無窮盡的人,我們就先不說了,回到正題上來。

五代十國,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這事咱們後麵再說)

而十國是指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還先後存在許多,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