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瓦良格號”航母如何影響中國軍事實力?(1 / 1)

知道吧

作者: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和最強大的航空母艦,其它國家如英國、法國、俄羅斯等的航空母艦不僅數量少,而且大多為中型或輕型航空母艦,其武器裝備也與美國有較大差距。中國海軍目前還沒有配備航空母艦,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和海軍建設的需要,中國於1998年從烏克蘭購入了前蘇聯尚未建成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並於2005年開始對其進行修複和繼續建造。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由前蘇聯設計並進行建造的第二艘“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由於前蘇聯解體,獲得“瓦良格號”的烏克蘭又無力繼續建造,“瓦良格號”的建造工程就此中斷,完成度為百分之七十。幾經輾轉,“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於2002年3月3日抵達中國大連。經過近十年的研究、修複、續建和調試,至今年5月,“瓦良格號”已經煥然一新,大有蓄勢待發之勢。2011年是否會成為中國的航母元年,“瓦良格號”下水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盡管,“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前蘇聯沒有建造完成的航空母艦,即便將其改裝完工具備了完全的航母特性,也隻能算是改建航母。而且和已有80多年航母建造經驗的美國的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然而,“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重新回到大海服役於中國海軍,是具有曆史性意義的。它不僅填補了中國海軍戰艦序列中沒有航空母艦的空白,而且在對其進行修複、續建和改造過程中,中國也可以掌握建造航母的關鍵技術,對建造航母有一個係統完整的充分實踐,同時加速了軍事科技的發展。

由於航空母艦體積龐大很容易被敵方發現,又因為要設置飛行甲板、停機位和機庫,使得航空母艦本身的攻擊係統沒有大型戰列艦強,因此它不可能單獨作戰,必須有其它各式艦船協同作戰,組成航母艦隊。但是,航母艦隊相互間的配合並不是把各式艦船組合起來那麼簡單,而需要實際的演練,熟悉自己在艦隊中的職責並且要有統一合理的指揮係統,這樣才能把航母艦隊的實力發揮出來。

而且,航母的艦載機起飛降落是一項十分困難但是極其重要的技術,它關係到戰機起飛的速度、架次以及安全性。要想在很短的距離內使戰機達到起飛速度或者平穩的降落需要飛行員大量的實際訓練。因此,“瓦良格號”的誕生,使得中國海軍有了一個可以圍繞演練戰術的航母艦隊核心,有了飛行員進行實地訓練的平台。畢竟紙上談兵和實際操作是絕對不同的。

此外,“瓦良格號”航母的服役對中國周邊海域會產生一定影響。航空母艦被成為“移動的國土”,通過這個龐大的海上平台,戰機可以直接從海上起飛執行任務,而且不必返回陸上或通過空中加油機進行補給,相當於直接加大了戰機的作戰範圍。舉南海為例,戰機可以直接從“瓦良格號”起飛到南海上空巡航,相比於從陸上起飛不僅易於補給,反應速度也快很多。“瓦良格號”航母雖然無法和美國的先進航母及龐大戰鬥群相比,但是它必然增加中國在附近海域的主動權。

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威拉德上將曾在參議院武裝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海軍首艘航母“瓦良格號”即將完工並進行海試,但美軍不會因此感到憂慮,因為其距離形成完全戰鬥力還有很長路要走。

不管怎麼說,“瓦良格號”無論成為一艘訓練艦還是具備真正作戰能力的航母,它都是中國軍事史上的第一艘航母,為未來中國海軍成功過渡到新型國產航母艦隊做好了準備。因此,“瓦良格號”航母是中國海軍全麵推進軍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必將在中國海軍發展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