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做孩子心中最理想的父母(1 / 2)

所有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照顧與成長環境,都希望成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那麼的純潔和無私,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到莫大幸福?對自己的父母感覺到滿意了呢?

一位學者為尋找答案,對孩子們做了相關調查。調查結果讓這位學者大為驚訝,幾乎所有被調查的孩子都撇嘴說:不,我沒覺著誰愛我。

學者循善誘導,對孩'子們說:你看,媽媽工作那麼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照顧你,爸爸在外麵掙錢養家,多不容易!他們是很愛你們的……

孩子們不以為然地說:那算什麼呀!他們應該的。我以後做了爸爸(媽媽)

也會這樣。

學者又問孩子:那你們什麼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們的呢?

我幫媽媽買醋,她看我沒打碎瓶子,也沒灑了醋,就說,閨女能幫媽媽幹活了……我特高興,從那會兒,我知道她是愛我的。"翹辮女孩說。

我爸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為我們剛在幼兒園裏學了一首歌,歌裏說的是給媽媽倒水,可我媽媽還沒有回來呢,我就先給爸爸倒了。爸爸隻說了一句,好孩子……就流淚了。從那次起,我知道他是愛我的。"光頭小男孩說。

怎樣才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呢?答案似乎已經很明確,首先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愛,其次還要進一步了解孩予的心理與需要,在孩子需要父母時,可以提供及時的愛與支持。依據學者研究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歸納研究結果發現,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一般應具有下列特性。

1.夫妻感情融洽爭吵少

理想的父母不會在孩子麵前爭吵打架?說髒話?批評他人?隻會命令指揮從不以身作則。夫妻感情融洽,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活與氣氛。讓孩子視家庭為生活的保障與避風港。愛將全家人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有了愛,生命才顯得偉大;有了愛,生活才有意義。

2.和藹可親不打罵

一般的父母仍存有棒下出孝子"等不恰當的傳統觀念。認為嚴厲教養孩子,才能培養出有禮教的孩子j殊不知,打罵的教育還可以培養出陽奉陰違的孩子,表麵上服從父母,其實是口服心不服。

其次,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容易脾氣暴躁,易產生攻擊行為。孩子犯錯之後,父母要教給孩子的是如何辨別是非對錯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對其怒罵責罰。孩子希望父母有容許孩子偶爾犯錯的雅量,並給孩子將功補過的機會。

3.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一位小朋友在談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時這樣說:我心目中理想的家長應該是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的家長。您在單位努力工作,我們在校也會努力學習;您和鄰居友好相處,我們在學校也會團結同學;您在家溫和體貼,我們也知道關心他人;您遇事不急不躁,我們也能學會處世冷靜:您談吐幽默智慧大度,我們也能學會開朗活潑,學有所長。現在學校正在開展素質教育,今後社會上需要多方麵的人才,我們希望自己擁有良好的成績,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所以也希望家長能夠經常帶我們跑步?打球?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經常帶我們參加公益活動,和我們一起看課外讀物,我們就一定會有巨大的進步,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總之,身教勝於言教,爸爸媽媽給我們帶個好頭,做個榜樣。這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