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法裏斯在父親的嚴格監督下,從小就養成了勤勞、節儉的好習慣。零用錢對大人來說雖然不多,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筆可觀的財富,因此教育孩子用好零用錢的同時,也要趁機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教會孩子有計劃、有選擇地花錢。並教育孩子要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
[訓儉計妙解]:作為父母,要對孩子的錢財進行管理,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鍛煉孩子的理財能力,讓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的習慣,這樣,孩子將受益終身。
2.不能讓孩子隻知舒服地生活
現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了,於是家長們可能覺得自己小時候吃了不少苦,現在有經濟能力了,就一定要讓孩子生活得舒舒服服,然而,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如果孩子隻知道花錢,不懂得節約,更不懂得靠勞動去掙錢,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恐怕很難取得什麼成就。
學會補襪子是為了不要永遠穿破襪子人人都說東東生活在蜜缸裏,他的爸爸是某紡織品廠老板,媽媽是個醫生,家裏有別墅、汽車,從小東東就要什麼有什麼,爸爸媽媽都覺得自己就這麼一個孩子,家裏條件又好,千萬不能委屈了孩子。東東8歲的時候,有一天,爸爸開玩笑地問他:“東東,你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你的錢哪來的呀?”“爸爸媽媽給的唄!”“那你可要好好學習呀!將來工作了,掙錢養爸媽!”東東卻眨眨眼睛,一撇嘴說:“你不是說咱家有好多錢嗎?那就一起花唄!我長大了就去旅遊,自己買玩具,還要天天玩!”爸爸有點不高興了:“你要當米蟲啊!我又不能養你一輩子,反正長大了就得自己工作掙錢去!”東東轉身就跑出去玩了,爸爸的話根本就沒聽進耳朵裏去。東東13歲時,已經成了班裏的小財主,花錢如流水,可爸爸媽媽認為現在的孩子都是這樣,反正家裏有錢。有一天,老師向他的爸爸媽媽反映說,同學們寫作文描述自己的理想,有的要當科學家,有的要當飛行員,還有的要當工人……隻有東東寫著他要當米蟲,每天吃、喝、玩。這下子爸爸媽媽可著急了,東東為什麼會這麼“墮落”呢?
這個問題,東東的父母恐怕要先問問自己,因為正是他們的嬌慣,讓東東隻知道舒服地花錢,卻不知道賺錢的辛苦。而驕奢就會使人失去進取心,隻懂得享受,不懂得奮鬥。
我們不妨來看看富豪們是怎樣對他們的孩子厲行訓儉計的:
小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十億美元的富翁。盡管他富甲天下,但他從不因此放任孩子們。
俗語說:富到窮,三代中。小洛克菲勒意識到:富家子弟之所以渾渾噩噩,是因為他們不必為掙錢而發愁,為職業事業拚搏;終日錦衣玉食,腐敗墮落,到頭來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因此,他隻給孩子很少的零花錢,讓他們經常處於經濟壓力之下,讓他們注意節儉,並希望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去賺錢。孩子們都學會了靠勞動賺錢,如拍死一百隻蒼蠅,可得一角錢,捉住一隻老鼠得五分錢,背柴火、垛柴火或鋤地、拔草都能掙到錢。
三兒子勞倫斯7歲、二兒子納爾遜9歲時,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許權:清晨六時起床就開始擦皮鞋,擦皮鞋每雙五分,長統靴每雙一角。
有一年,男孩們創辦了一個菜園,他們種的西葫蘆、南瓜等獲得豐收。小洛克菲勒便按市場價格向6歲的四兒子溫思洛普買他種的南瓜。而其他的孩子則把他們的產品用兒童車推到市場上,賣給當地的食品雜貨店。這些勞動使孩子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他們絕不會像一般的富家子弟那樣揮霍錢財,因為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苦賺來的。
小洛克菲勒甚至親自教男孩們自己縫補衣服,正因為有了這種艱苦的訓練,半個世紀後的1968年,二兒子納爾遜的一件小事曾令美國人大開眼界:那時,納爾遜正在競選美國總統,一天他坐在競選飛機上,碰巧他的褲子後縫裂開了。這位家財億萬的總統候選人,竟不慌不忙地從自己的旅行袋中取出針線包,自己動手將褲子縫好。
小洛克菲勒對子女們嚴格的節儉教育,使子女們養成了很好的習慣,他的五個兒子個個事業有成。
而香港富商李嘉誠的兒子,同樣生活得不那麼舒服。李嘉誠次子李澤楷在美國讀中學,畢業後考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學電腦工程。讀書期間,李嘉誠沒給他任何經濟資助,他一直靠做雜工、侍應生掙零用錢。他曾經在高爾夫球場做拾球小工,一做三年,每逢節假日,就背著裝滿高爾夫球棒的大皮袋在寬闊的球場上跑得汗流浹背。富豪子弟住高樓、坐名車、出入豪華場合的生活與他無緣。而這樣的生活經曆也讓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他盡可能地存錢,並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