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攻防計——先給孩子打好“預防針”(1 / 3)

兵法上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在教育孩子時也是這樣,與其孩子出現問題後,再去管教、憤怒,還不如提前就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孩子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1.主動向孩子談早戀

早戀一直是家長們廣泛關注的問題,也是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早戀,作為戀情,本無可厚非,它是一種純潔而不帶任何功利的情愫,然而過早地陷身其中,卻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與學習進步,因此,對青少年來說是弊大於利的。那麼家長怎樣才能避免孩子陷入早戀的泥潭呢?教育學家認為,運用“以攻為防”的手段,做好預防工作是非常有效的。

青少年在進入青春期以後,由於生理的變化,會引起性意識的覺醒,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性角色。對於異性,也由少年時期的相互排斥發展為青春期的相互吸引。渴望與異性交往,是每一個青春少年所必須具有的心理需求。然而心智尚未成熟,理智尚未充分發展,還無法有效地控製自己的情感。而此時又是學習的黃金時代,學習任務重,各方麵壓力大,容不得在其他方麵過多地浪費精力和時間。若此時有了令人陶醉的愛情,任憑它毫無控製地泛濫下去,其後果可想而知。青少年們的“愛情”不但不能使他們提高進取心;相反,卻成了昏沉度日,荒廢功課,甚至毀掉前途的原因。因此,家長們都是旗幟鮮明地反對孩子的早戀,隻不過很多時候他們采用的方法是不恰當的。例如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初中時就聲色俱厲地警告孩子“不許早戀”,有的父母經常性地偷翻孩子的信件、日記,偷聽孩子的電話,監視孩子的行動……這種做法不但避免不了孩子早戀,有時甚至還會使孩子因反感父母的做法而故意要去“早戀”。

事先打好預防針,惡病自會祛除有一個16歲的女孩,長得非常漂亮,她的母親因此特不放心,總是對她疑神疑鬼,連接個電話她都要偷聽,女孩非常氣憤。後來當一個男孩追求她時,盡管她不是非常喜歡那個男孩,但卻還是答應了,用她的話說是:“我倒想知道早戀有什麼不好的,媽媽為什麼一定要壓製我!”

這真是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媽媽的管教反倒變成了孩子早戀的“動力”,這都是由於母親措施不當引起的,因此隻有采取正確的策略才能預防孩子早戀。

所謂的攻防計,就是說父母應把早戀的危害向孩子說清楚,讓他們對早戀有個理性的認識。

(1)早戀會影響學習

少男少女一旦過早墜入愛河,往往會神思恍惚,情意纏綿,無法自製,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正常的學習生活遭到破壞,對自己擔負的緊張學習任務來說,顯然具有極大的危害。曾有這樣一位高中生,他本是班裏的“尖子生”,但由於與同班一位女同學發生早戀,致使學習成績急速滑坡,最後因在高考中“名落孫山”而受到刺激,變得精神失常。這一慘痛的教訓可謂發人深省。

(2)早戀影響身心健康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心理發展的關鍵時刻。此時,雖然身心發展在許多方麵接近了成人,但畢竟還不成熟。如果過早地把精力放在戀愛上麵,不僅會有礙於智力的發展,而且還會因父母、老師的譴責和秘密交往的壓力,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和個性發展的障礙,同時對身體發育也有不利影響。

一位心理醫生曾接待過40多名中學生“暗戀”者,發現他們普遍不願把自己的感情變化和盤托出。他們感到的現實壓力一是來自父母的不理解,因而不敢說;二是害怕同學譏笑,不能說;三是擔心對方拒絕,不願說。因此他們心中雖然都有自己的暗戀對象,但心中同時又留有一份自尊。在冒險表白和維護自尊之間,他們往往選擇了自尊。由於長時間的壓抑,他們中有的人已患上了神經官能症。這是一種神經係統的功能失調症,主要由心理原因引發,包括焦慮症、強迫症、神經衰弱等。

(3)早戀可能導致出格行為

由於孩子自製能力有限,而且有關倫理道德方麵的判斷還很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談戀愛很容易發生意想不到的出格行為。對這種潛在的危險,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有足夠的認識,特別是具有早戀傾向的女學生,父母更應格外警惕。

據調查,熱戀中的少男少女往往不能控製自己的感情而過早地發生兩性關係。過早地發生性關係後,給雙方造成的心理創傷是終生都無法彌補的。

(4)早戀有可能誘發犯罪

中學生中鬥毆、盜竊等現象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與早戀有關。男孩子年輕氣盛、好麵子,特別在女朋友麵前,更不願意丟臉,他們往往會因為另一方對女朋友說了一句不禮貌的話,或做出了一個不雅的舉動而喪失理智,大打出手,甚至聚眾鬥毆,以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還有,戀愛需要有物質上的消費,但孩子們經濟上尚未獨立,而父母所提供的錢往往滿足不了需要。為了顯示自己的“大方”,男孩子感情一衝動,就會幹起偷竊的勾當,不惜以偷或搶來的錢物滿足自己的虛榮。

[攻防計妙解]:隻有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早戀的危害性,認識到早戀可能給自己造成嚴重的後果,孩子才會在心理上早早做好準備,自覺地杜絕早戀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