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果的秘密“謀劃”和林彪的最後抗爭
精品連載
作者:張聿溫
廬山會議後,林彪因委屈、鬱悶而想找毛澤東談話,為此,他甚至去找一向不對眼的江青幫忙,但最終未能見到毛澤東。吃閉門羹後他放棄努力,對毛澤東心生怨恨,最後不惜冒和毛澤東攤牌的風險決意和毛澤東對抗到底,這就是廬山會議以來林彪的心路曆程……
林立果的“教導隊”和“戰鬥小分隊”
製定完《“571工程”紀要》,開罷“三國四方”會議,整個三四月份,林立果在上海呆了較長時間。同以往來去匆匆、風風火火不同,這一次他屏住心氣,按住浮躁,下決心親自抓“教導隊”的組建。
“教導隊”是由林立果、江騰蛟策劃,由王維國主持組建的。林立果明確規定:“教導隊”由“上海小組”集體領導,歸王維國直接指揮。一開始,林立果提出選50人左右,將來培養出的幹部不僅空四軍用,全國哪裏需要,哪裏都可以調用。政治工作由襲著顯負責,軍事工作由蔣國璋負責。
王維國認為,50人太少,不夠使用,要選100人到150人,林立果同意了。在林立果的心目中,“教導隊”其實就是他的“黨衛軍”。按照林立果的要求,“教導隊”的人員必須經過嚴格審查,精心挑選。
林立果的本意,是把“教導隊”搞成完全聽命於他的私人性質的武裝力量,以便關鍵時刻派上用場。“九一三”事件後,在查獲的“艦隊”主要成員的工作日誌上,記錄了1971年4月24日晚上研究“教導隊”問題時的記錄。在“對教導隊的教育”這個項目下,記了這樣的話:“培養對首長、立果感情,但提法要策略,不要讓人家做文章。”
林立果和王維國對“上海小組”和“教導隊”的武器裝備,也抓得很緊。林立果在3月30日,指示於新野給空司軍務部裝備處處長鄭興和打電話,要鄭興和給“上海小組”發10支59式手槍,320發子彈。
4月3日,林立果親自給“上海小組”授槍之後,又指示:“今後給教導隊發槍,也要進行授槍儀式,搞得莊重、嚴肅一些,作為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林立果下令給“教導隊”裝備精良的武器。每人配一支長槍(步槍或衝鋒槍)和一支手槍。每班一挺班用機槍。
4月初,鄭興和按照林立果的指示,越過軍區空軍,直接給空四軍增發半自動步槍600支,衝鋒槍100支,手槍200支,班用機槍20挺。王維國把其中的104支長短槍、89支衝鋒槍、9挺班用機槍發給了“教導隊”。
林立果給“教導隊”規定的訓練內容也十分特殊。不僅進行一般的諸如射擊、投彈、刺殺、爆破等戰術、技術訓練,還進行一係列特務訓練,如每人都要學會駕駛各種車輛,學會登高、打巷戰,並秘密進行了擒拿格鬥訓練。林立果還規定,“教導隊”不僅是在上海活動,全國哪裏需要,就往哪裏調。
出於強烈的野心和碩大的胃口,林立果當然不滿足於在上海的這番經營。他又看中了廣州毗鄰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並在廣州建立了另一支聽命於他的別動隊——“戰鬥小分隊”。
所謂“戰鬥小分隊”,原是廣州民航局的文藝宣傳隊,隻有13個人。1971年2月5日,廣州民航局政委米家農在林立果的授意下,提出把它擴大,不久便發展到80多人。林立果對宣傳隊的擴大深為滿意,他和親信先後40多次到“戰鬥小分隊”看排練,作“指示”,提出要把“戰鬥小分隊”“建設成捍衛林副主席和林副部長的堅強戰鬥堡壘”“為副部長身邊培養保衛員、服務員、警衛員、通訊員”。
同上海的“教導隊”不同的是,“戰鬥小分隊”側重於文,即側重於宣傳林彪、林立果,為林立果的政變活動造輿論。
同上海的“教導隊”一樣,“戰鬥小分隊”也有極其嚴格的紀律,其中包括:不準向外泄露小分隊情況;在小分隊期間不許探親,不許家屬來隊,不準戀愛結婚;不準單獨活動,至少2人以上集體活動,晚上上廁所男隊員至少二人同往,女隊員三人同往;不準隨便打電話,電話由專人管;不準談論“首長”活動去向、生活習慣,不準談論“副部長”吃、喝等情況。
為應急提出學習飛行技術
林立果曾向“教導隊”提出過,每個隊員要嚴格訓練,多學幾手,以便隨時可以拉出去執行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作為他自己,也想多學幾手,於是他瞄上了學習駕駛直升機。林立果的意圖很明顯,“571工程”絕非尋常工程,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為了應付緊急情況和突發事變,有必要掌握最快捷最便利的空中交通工具。
當然,林立果也明白,學飛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像他這樣的身份,更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別的不說,審批這一關就不好過。他擔心自己提出來不會被批準,便直接請葉群出麵。
葉群當然明白兒子的用意,她也認為兒子要成就“571工程”的大業,很有必要學習駕駛直升機,遲疑了一下便答應了。她告訴吳法憲,林立果為了體驗飛行員的訓練生活,想學習駕駛直升機。吳法憲一聽這話就毛了,直覺得背後透心涼,這可是道天大的難題啊!頂回去吧,他不敢得罪葉群;同意吧,林彪就這麼個兒子,視為“眼珠子”,空軍的飛行事故是家常便飯,一旦把林彪的兒子摔死了,他還不得掉腦袋?掂量來掂量去,吳法憲這回一改過去對葉群唯命是從的常態,很堅決地拒絕了。他說,飛行很危險,直升機不安全,他要為黨負責,為林副主席負責。
葉群也害怕寶貝兒子摔死了,自己將來一切都完了,同意了吳法憲的意見。但她又不得不考慮將來搞政變的需要,於是和林立果商量,意欲要周宇馳去學習。已過不惑之年的周宇馳,無須林立果講多少重要意義,也無須林立果作什麼動員,當即很痛快地滿口答應。這回輪到林立果出馬了。他向吳法憲提出,讓周宇馳學習駕駛直升機,吳法憲答應了。
林立果通過吳法憲、王飛、胡萍,安排周字馳到西郊機場和沙河機場,開始了秘密學習飛行。這裏要特別說一說胡萍的特殊身份和作用。
此人原是空三十四師師長,提升為空軍副參謀長後,主管運輸航空兵部隊及飛機、專機的調派,早就被葉群、林立果拉了過去。在常人看來,興師動眾、費力勞神,牽涉方方麵麵既複雜又重大的專機調動,在胡萍那裏,不過像司機班的班長調動一輛小汽車那般輕易。而林彪一家使用專機,也不過像使用一輛小汽車那般輕易。
胡萍的地位與作用,為他後來安排林彪出逃埋下了伏筆。
胡萍安排周宇馳到34師學習飛行,專門調用762號“雲雀”直升機,指定副師長王喚今和副大隊長陳士印擔任教員和指揮,安排一名機務分隊長負責機務,並強調要保密。
周宇馳正式學飛行是1971年5月24日。兩名教員給周宇馳簡單上了飛行理論課,然後就開始了帶飛。
由於害怕在本部隊機場學飛行目標太大,又專門安排周宇馳到附近海軍的一個機場去飛行。這些,在空軍直升機飛行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7月初開始,周宇馳就可以單獨駕機起飛了。7月5日至18日,周宇馳駕駛762號直升機,先後到了南昌、井岡山、廬山、廣州、鄭州、洛陽、北戴河等地,探聽消息,傳遞情報,找人密談。他駕機到汕頭,和林立果換乘安-24飛機,在大陸一側偷偷觀察了香港的地形。林立果對周宇馳等人說過:“萬一情況緊急了,可以讓首長到香港遙控、指揮。”
因林彪常住北戴河,周宇馳還和林立果密謀,在北戴河秘密據點建立了一個直升機機場。
在轉場和野外降落訓練的名義下,周宇馳多次到軍事要地進行秘密偵查。北京周圍的機場他都去過,還在十三陵、八達嶺、密雲、沙峪、沙石峪、寶坻、玉田等地降落過,還去了張家口、大同,幾次降落在山頭看雷達站和偵聽小分隊。
為了響應林立果所說的“多學幾手”,周宇馳還熟悉了另一種直升機——直五的座艙,了解了開機程序和飛行數據。此外,他還學習了作為專機使用的伊爾18型運輸機的領航。
林立果見周宇馳能獨自駕機執行任務,十分滿意。
“天上飛的不能學,地上衝的總可以吧?”林立果考慮到今後一旦需要動手,坦克用處很大,於是他提出秘密進行坦克訓練。經過和周宇馳密謀,兩個人跑到駐南口的坦克某團,開始秘密學習駕駛坦克。
林立果還在北戴河學開水陸兩用汽車。這台水陸兩用汽車是1971年8月8日由程洪珍、王琢用一架安-12大型運輸機,由南昌押運到北戴河的。林立果駕駛它在北戴河的海麵上進行了訓練,程洪珍專門為林立果照了相,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