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蘭妃娘娘(1 / 2)

皇上今日上朝比平日晚了近兩個時辰,朝時諸位大臣雖未明說什麼,卻在上稟時表現得頗為明顯。先是今日要稟之事比平日多了不止一樁兩樁,其次是幾位稟奏的大臣語速也比平日快了不少,再者呢,皇上的親舅舅——駑萬將軍,竟也搬出昔日秦皇武帝的故事來,說是有感而發,其實是明擺著是在公然告誡穆君玄,不可有片刻鬆弛。

穆君玄懶洋洋地一件件打發了,此刻在朝堂上忍不住打了個哈欠,“若無其他事,眾卿就退朝吧”

戶部侍郎與戶部尚書相視一眼,戶部侍郎薑迪便再出列,“啟稟皇上,微臣還有一事想奏。”

穆君玄斜瞟了他一眼,語氣不耐:“戶部侍郎還有何事要奏?”

薑迪並未將穆君玄的蔑視放在眼裏,從容稟奏道:“微臣與幾位尚書大人認為,皇上後宮近日封賜過快,恐有些…不合祖製。”

言墨白站在角度望了一眼粱相與薑迪,卻還是摸不著什麼頭腦,封賜過快,此言何意?

穆君玄正視薑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合祖製?前段時間可是你,”他掃視了一眼朝堂,“你們,跟朕說要朕廣充後宮,好給我們靖穹王朝綿延子嗣的。

薑迪微皺起眉頭,穆君玄接著說道:“何況朕的後宮有封位的不過數十人。如今,也不過兩個婕妤,三個貴人,加上一個貴嬪,和兩位娘娘罷了”

穆君玄說得雲淡風輕,底下的大臣們卻都炸開了鍋。這回連一向對皇帝後宮事物沒什麼興趣的言墨白也著實一驚。

兩位娘娘?莫不是自己聽錯了?

由於言婉清的緣故,言墨白對今日之前皇上後宮還隻有一位娘娘的內情是知曉的,隻是近日也未曾聽言家的內線提起新封妃位之事啊。

有幾位大臣著實驚訝了一番,紛紛互問這消息是何時發生的,為何自己沒有聽到風聲,轉而又紛紛猜測這新封的娘娘是後宮哪位女子,最後一致認為定是粱丞相之女粱月無疑,更有幾位已開始往粱相這裏暗送眼波,分明表示恭喜之意。

粱相卻是巍然不動,半閉著眼仿若毫不關心,搞得幾位猜測粱月的大臣也摸不著頭腦。

上稟的戶部侍郎薑迪和幾位知情的大臣並沒有加入討論和猜測的隊伍,事實上,連他們也並不清楚這位娘娘的來曆。不過穆君玄未即位前風流名聲早已在外,衝冠一舉為紅顏的解釋也並非完全站不住腳,但此次封賜畢竟不合情理,這位龍椅還沒坐熱的皇帝要隨性封賜一位後宮娘娘,至少要對這些老臣們有個說法和交代吧。

薑迪繼續稟奏,“微臣並不是認為皇上後宮人數過多,相反,皇上的後宮數量是曆代皇帝中最少的,隻是,今日皇上上朝較遲,臣聽宮人們說,原來是皇上今早封了一個昨晚侍讀的佳麗……蘭妃之位”

幾位暗送恭喜的臣子聽聞顧不得驚訝,連忙收起向粱相那邊的祝賀之意,齊齊望著薑迪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原本也是皇上後宮之事,臣等也不便說什麼,隻是…”

“隻是什麼?”穆君玄沉聲問。

“隻是這女子,隻是由地方選秀上來,身份不夠尊貴,初次侍寢後,依祖製也至多隻能封為貴人,何況…聽聞昨晚這名女子隻是在禦書房伴讀,故此,臣等認為封蘭妃之位,不合規矩”

被賜月華宮。

聽這宮裏年老的宮娥說,月華宮是這後宮除了西華宮之外最大的寢宮,曆代寵妃大多都在這宮中住過。隻是最後,每位寵妃的結局都不相同,厲害的,曆經千難萬險爬到了皇後的位置,寢殿自然而然就搬到了未央宮,不夠厲害的,便遭人嫉妒被設計陷害,最後不是落得個滿門抄斬,就是被打入冷宮,而那些聰明的,往往是真正看透了的,卻是拱手將這宮殿讓給了後來的女人們,自己好落得清靜,安分度過餘生。

這後麵的話那些宮娥自然不會對瀾依說,新來的主子如此年輕貌美,恩賜又如此不凡,她們隻想著這宮中,終於又要迎來一個位高權重的主子了。

而此時,瀾依也根本不清楚這裏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對於穆君玄,他也需要花更多時間去重新了解。隻是,想在這樣的地方討清淨,顯然不太容易。

幾隊人馬正在從不同的地方往這裏趕來。

得到消息最早的果然還是粱玉,雖然同時其他宮裏的幾位也都聽到了風聲,但是粱玉是第一個衝出去的。在心腹翡翠的一路阻攔下,粱玉還是不依不饒地到了月華宮附近。

“貴嬪,您去不得,去不得呀”,翡翠一路急眼,卻隻是幹說一點辦法也沒有,這玉貴嬪從小什麼性子她最清楚,哪裏攔的住。

粱玉一個轉身,不耐煩地瞪了她一眼,“我命令你給我閉嘴,否則我對你不客氣了。”

翡翠果然不敢作聲了,但是卻更加急得沒辦法,她撲通一聲跪下,拉著她主子的裙裾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