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帶香味的橡皮(2)(3 / 3)

幾天後的晚上,鵬鵬的家裏再一次傳出了哭鬧聲。原來,鵬鵬的媽媽又發現兒子在不斷地舔著剛摸過頭的手,這次,看見兒子很陶醉的樣子,媽媽真的感到絕望了,麵對即將進入高中又很叛逆的兒子,媽媽站在鵬鵬的房門口隻說了一聲:“兒子,你想氣死媽媽。”就傷心地大哭了起來,爸爸緊張地走過來問道:“怎麼啦?怎麼啦?你別哭呀,到底是怎麼回事?”媽媽傷心地捶打著自己的胸口大聲哭著:“你去問他,你問他!我管不了了!”看著媽媽傷心欲絕的樣子,爸爸隻好把媽媽拉回臥室了。

不一會兒,爸爸來到鵬鵬的房間,沉默了一會兒,爸爸對鵬鵬說:“鵬鵬啊,爸爸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這麼做呢?”見鵬鵬一聲不吭,爸爸走到鵬鵬的麵前,拍了一下鵬鵬緊攥著的拳頭,鵬鵬抬起頭,同時握緊的手鬆開了,爸爸看見,鵬鵬的手心裏捏著的是那塊橡皮。爸爸說道:“你不是一直喜歡聞這塊橡皮嗎?怎麼現在又變得喜歡聞自己頭上的味道了呢?”鵬鵬把臉轉向一邊說:“我也不知道,反正這種味道好聞。”爸爸接著說:“這些都是你的習慣,我們大人不好勉強你。可是,有些不良習慣一旦養成,就改不掉了。”鵬鵬提高了嗓門說:“我這不是不良習慣,再說,我又沒影響別人。”爸爸耐心地說:“對,你是沒影響別人,可將來假如你離開家上大學或者是工作,別人知道了對你不好。”聽到這些,鵬鵬一下變得煩躁起來,他站起身來大聲說道:“你別說了,我的情況自己知道,我要是離開這個家會好的!”說完,鵬鵬拉開門就衝了出去。

爸爸深深地歎了口氣,來到了客廳。媽媽傷心地抽泣著……

專家建議

故事中鵬鵬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為兩大問題:對帶香味橡皮的過分依戀和對不潔東西的劇烈反應嘔吐。在心理學上這被稱做強迫性障礙。從故事中的情節分析,鵬鵬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麵:一是父母離異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尤其是鄰居家大人一句“他爸爸不要他們了”,在鵬鵬心中埋下了不安和自卑的種子;二是鵬鵬由失去父親到又有了新爸爸,幼兒時期的鵬鵬對重新擁有完整的家的深刻體驗。“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就和這塊帶香味的橡皮一起永遠定格在鵬鵬的記憶中了……”在鵬鵬心裏,這塊帶香味的橡皮成了家庭溫暖的象征;三是鵬鵬在內心無法接受新爸爸愛媽媽這個現實,家庭分離造成的創傷,使他形成媽媽隻能是自己獨有的觀念,所以,當新爸爸走進這個家,成為和媽媽親近的人時,他的潛意識裏就產生了恐懼,當鵬鵬看見新爸爸和媽媽的任何親昵的舉動都會感到“惡心”,進而引發到在學校看見廁所裏的糞便也會嘔吐。因為鵬鵬心裏始終充滿對完整家庭的渴望和媽媽被搶走的恐懼的心理衝突,這使鵬鵬身上出現許多矛盾的現象:一方麵很怕髒,另一方麵又喜歡舔舐自己的汗味。在此,我特別強調:

·對於鵬鵬這樣的症狀,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去心理谘詢室谘詢或到醫院的精神科就診。

·細心觀察,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假如鵬鵬的媽媽在孩子第一次因為憋尿而尿褲子時不是斥責,而是耐心地問清楚孩子不在學校上廁所的原因,也許,當時就可以解開孩子心中的疙瘩,鵬鵬就不會有後來這一係列“毛病”了。

·做好新家庭成員角色定位的準備。離異後又重新組成的家庭,新結合的夫妻要做好思想上的準備,讓孩子對新進入家庭的成員在心理上接納,使孩子明白:新爸爸或新媽媽不僅是家長,他們之間又是夫妻,和以前的爸爸媽媽一樣的夫妻。在交往的過程中,讓孩子對新進入的家長角色逐步適應。

·根據孩子的不同性格,加強親子溝通。前麵已經說過,父母離異,孩子最大的心理感受是原有的安全感被破壞了,孩子會認為,“我沒人要了,爸爸媽媽不再愛我了”,進而產生“我不如別人,我沒有爸爸或媽媽”的自卑心理。這時的家長更要與孩子多加溝通,尤其是性格內向膽小的孩子,不論孩子判給誰,孩子的親生父母都要經常陪伴著孩子,尤其是在小夥伴麵前,用事實證明:父母沒有不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