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有效溝通(1 / 1)

淺談有效溝通

理論研究

作者:嚴越

【摘要】溝通是一種技能,是一個“情商”高低的具體體現,不論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這種“情商”是比某些知識能力更為重要的能力。不斷提高我們的“溝通”水平,能幫助我們在奮鬥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但是溝通看似簡單平常,實際要使溝通達到真正的效果並非易事。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想達到預期目標,一定要把溝通作為一門藝術,也就是要進行有效的溝通,讓溝通雙方都能準確、及時的掌握傳播信息。

【關鍵詞】溝通;有效性;溝通技巧

溝通是一種能力,更是一門藝術。我們生存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不僅要同身邊的親朋好友溝通,更要與同事、客戶、合作夥伴、競爭者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麵臨很多溝通障礙。比如在與人溝通時,容易受到情緒的幹擾;還有信息的可信度問題,某些領導總是講一些太虛的話題,讓員工覺得開會就是在浪費時間;另外,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部門職責不清,也會造成溝通雙方的心理壓力,引起傳遞信息的失真。

那麼,我們要想達到一個有效的溝通,排除工作中遇到的協作障礙,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溝通的重要性。溝通不僅是我們個人的精神需要,而且通過我們彼此之間的溝通,可以增進雙方的情感,進而帶來理解和合作。每個人要把工作做好,必須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與他人分享,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消除與別人的誤會,構建雙贏的局麵。在任何一個地方,我們都拒絕不溝通的人。

其次,要學習溝通技巧。例如,我們講話時要有重點,而不是漫無目的、洋洋灑灑的亂說一通,一個人講話漫無邊際,會讓聽你講話的人摸不著頭腦,甚至認為你思路混亂,抓不住事件的主要矛盾,這樣浪費時間的溝通,誰有興趣一直陪你呢?所以,我們在講話中的時候,一定要有明確的溝通目的,知道自己要說什麼,知道自己要讓對方明白什麼。另外,要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場合說,也就是要掌握好溝通的時機,如果對方正忙得焦頭爛額時,你跟人家說周末吃飯的事情,顯然就不合時宜。

再次,要學會傾聽。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我們除了要知道怎樣與他人溝通,也要學會傾聽。隻有做到了用心去傾聽,我們才能更明確的體會對方所表達的意思。在小說《傲慢與偏見》中,麗萃在一次茶會上專注的聽著一位剛剛從非洲旅行回來的男士講非洲的所見所聞,幾乎沒說什麼話,但分手時那位男士卻對其他人說,麗萃是位多麼善於言談的姑娘。看,這就是傾聽別人說話的效果,它能讓你更快的交到朋友,讓你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在社交中,我們要知道,善於與人溝通的高手是那些善於傾聽的人,也許在交談當中她並沒有說幾句話,但是,她一定會得到他人的肯定,因為她是一個善於溝通的人。

最後,要重視溝通當中的非語言溝通。溝通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語言的過程,在溝通的過程中,溝通雙方往往要通過一些非語言信息來表達自己想法。比如說,我們常見的肢體語言。了解了肢體語言的含義可以幫助我們更細致的觀察對方的想法,並從中更好的控製我們的情緒和行為。例如:當對方的小腿在椅子上晃動的時候,說明對方並不在乎你所講的話;當對方眨眼過於頻繁、說話時掩嘴、頻繁的聳肩則可被認為是在撒謊;當對方無意識的清嗓子時,表明她正在擔心或憂慮某件事。學習肢體語言的可能含義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把握溝通對象的真實意圖,就像英國的查斯特菲爾德所說的:“要想了解談話對象真正的情感,你應該仔細觀察他的臉部表情,因為駕馭語言比控製麵部表情容易多了。”

對於溝通,蒙牛總裁牛根生曾經說過:“百分之百的矛盾,來自誤會,百分之百的誤會,來自於沒有溝通。”溝通可以讓矛盾化解,溝通可以帶來理解、帶來合作,所以,我們不僅要正視溝通,更要重視溝通。有效溝通的要點是真誠、理解、平等、尊重、認同和適應。要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正如《聖經》所言:“你願意他人如何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待人。”為了保證組織目標的順利實現,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溝通。通過良好的溝通,為決策者提供全麵準確可靠的信息,達到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和諧,保證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餘世維主編.有效溝通[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張金洋主編.大雁精神[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3]方振邦主編.績效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