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現狀與前景(1 / 3)

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現狀與前景

行業科技

作者:李珂

【摘要】 在當今社會,世界科技和經濟競爭變得日趨激烈,現代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先進的農業生物技術的引導和支撐,因此,農業生物技術的產業化發展便成為大勢所趨。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現狀,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係列發展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對策與建議,最後對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以期能夠有效推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現狀;前景

0 引言

近年來,世界各國陸續出現人口激增、耕地銳減、環境惡化等諸多問題,嚴重地製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進步,迫切需要積極發展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以有力保障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增強現代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全麵認識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發展現狀,確定我國以農業生物技術為重點,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是大力發展農業生物技術的重大戰略舉措。

1 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現狀

1.1 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成果進行產業化轉化的渠道匱乏,有效地轉化機製不健全

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存在嚴重的產業轉化問題,就是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發部門或者相關科研團體及機構無法與農業生物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企業進行有效地溝通和合作,從而導致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和技術產業轉化發生脫節現象,科研院所擁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由於缺乏有效地合作夥伴而無法進行成果產業化轉化,適應市場的需求;大量的產業轉化企業沒有合適的科研成果進行產業發展,從而無法開拓更加廣泛的市場。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率與國外相比較差距很大,大量的科研成果由於無法及時轉化或者沒有相關的轉化渠道,以至於成果進入不了市場,無法產生應有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影響和製約了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

1.2 國家對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缺乏有效地政策扶持

由於我國企業注重效益回報,對高風險、收效慢的高科技產業資金投入不足,還有國家相關知識產權法規製度的不健全,國家對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缺乏正確的認知和有效地政策扶持,致使我國本土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企業發展緩慢,與國外農業生物技術企業相比缺乏競爭力,市場份額占有率很低,我國現階段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麵臨嚴峻的考驗,迫切需要國家加大對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進行科學有效的政策扶持。

1.3 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產業化人才緊缺

由於我國對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重視程度不夠,並且在農業生物技術科研領域的資金投入有限,嚴重製約著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國外對於生物技術領域的科研經費投入每年呈現增長態勢,而我國對於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的投資力度仍然不足,對國家基礎性、係統性的科研工程項目缺乏足夠的認識與關注,地方政府或者企業為了獲得政績或利潤回報,主要是在一些“短平快”的項目上進行定向投入,這勢必影響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基礎性研究的發展和創新性研究的推進。另外,由於生物技術產業領域典型的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特征對該產業人才的需求特別大,雖然我國目前盡管從事農業生物技術研發的人員隊伍規模和素質水平整體呈現擴大和提高態勢,相應缺口的人力資源儲備也有所提高,但是產業化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需要國家及時培養和補充相關科研技術人才。

1.4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速度受相關因素影響較慢,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速度較為緩慢,主要是由於受到產業政策取向、安全性爭議以及相應監管製度等方麵的綜合因素影響,比如針對轉基因農作物,國家相關政策取向的不明確性以及人民大眾對轉基因農作物產品的不了解都限製了轉基因農作物的大麵積種植和廣泛推廣,同時對於此領域的相關法規製度的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並限製了其產業化發展速度。我國在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的前沿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麵取得的成果十分明顯,抗病水稻、乳糖酶、抗除草劑等基因工程的成果顯著,但是,大多數的農業生物技術科研成果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產業化轉化,轉化率較為低下,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