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初高中英語銜接(2 / 2)

下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介紹幾種常見的閱讀指導方法:

1、指導學生學會搜索性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其具體步驟是:

(1)引導學生找出所讀材料的主題段;

(2)引導學生找出某一小節的主題句;

(3)引導學生找出某一小節的關鍵詞;

(4)引導學生用關鍵詞概括所讀的內容;

(5)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問題,並據此概括所讀的內容;

(6)引導學生抓住所學文章中的時間和空間順序;

(7)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主要邏輯線索等。

2、指導學生學會嚴謹思維和正確推理的閱讀法。

(1)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經典文章或範文鍛煉思維水平,提高閱讀能力,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在閱讀中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閱讀材料的廣泛性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2)引導學生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教會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地結合的思維方式。例如:教學SEFC Book 1B unit 16 Franklin’s Kite Experiment 後,教師可以把文章中的某些關鍵句或重點事實編寫成無次序的文段,然後讓學生根據文章中的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重新排列,學生正確排序的過程就是憑借儲存在頭腦裏的已有知識進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過程。

(3)引導學生將在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全麵思考所讀材料,通過比較和分析文中提供的信息引出正確答案。例如:教學SEFC Book 1A Unit 7 Cultural relics後,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表層和深層含意進行設問,並讓學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其中三個為錯誤選項),學生選擇答案的過程就是求同思維的過程,教師還可以從各個問題後供選擇的四個選項中選出錯誤答案(其中三個為正確選項),學生判斷錯誤答案的過程就是求異思維的過程。

3、培養學生檢查和複核的習慣。檢驗答案實際上是重審文章主題和作者寫作意圖。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仔細分析選擇錯誤選項的原因,充分考慮所選擇選項與材料中的基本事實、語法結構、邏輯線索、作品的內存涵義以及作者的觀點和意圖等諸多方麵是否一致。這是一種思維提煉或思維升華的過程。

三、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句子結構的方法

對於目前高考英語現狀,詞彙、語法和閱讀占據了英語高考試題的大半壁江山。而對於高一新生來說,英語學習第二大“攔路虎”就是長句子的結構分析。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以及名詞性從句與定語從句相結合等複雜複合句往往讓高一學生望而生畏。對於英語教師來說,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句子的能力,做到這方麵要求應注意以下幾點:(1)重視新《課標》中所規定的語法項目的教學;(2)重視閱讀材料中的典型例句的示範分析;(3)教會學生獨立分析句子結構的方法;(4)課下配以足夠的篇章重點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