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改革對英語專業教育教學及畢業生就業形勢影響的趨勢分析
高教論壇
作者:周光治
【摘要】 高考素有“指揮棒”的作用,英語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對中小學乃至大學教育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以西安某高校外國語學院為例,就此次高考英語改革對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影響做一全麵的調查和分析,希望能對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以及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 高考英語改革;英語專業;教育教學;就業
1 引言
對於近日教育部推出的英語教改方案和北京市推出的英語高考改革方案,國人們紛紛叫好,但批評的聲音也不絕於耳。特別是全國各大學英語專業的師生們對此更是憂心忡忡,他們對將來的飯碗問題感到擔憂,對於就業前景更是一片茫然。那麼,這次英語高考改革到底對英語教育及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會造成怎樣的衝擊?本文以西安某高校外國語學院為例,就此次高考英語改革對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影響做一全麵的調查和分析,希望能對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以及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一點幫助。
2 英語專業的教育教學及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
幾乎在各類各級外語專業的招生簡章中我們都能看到這樣類似的話語:英語是國籍通用語言,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英語指定為官方交流語言。在世界性國際會議、論壇和學術研討會,在國際商務談判和國際商貿合同文本,在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工作中,英語都已經成為重要的交流工具。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世界的聯係會不斷加強,在一個很長時間內,英語專業仍會保持自己良好的就業前景。畢業生適合於外經貿各部委、貿易公司、涉外機構、外商投資企業、跨國公司、金融貿易等單位的秘書、翻譯、業務人員或行政管理人員等,同時也適合於各級政府涉及外交部分、各類外向型企業或公司以及銀行、保險、海關、邊防、高等院校及科研等。近10多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英語專業的擴招數量一直排在所有專業的前列,而且形成了從高職、大專、本科到研究生的教學梯次。
關於英語專業學生就業及當前的“英語熱”,原西南師範大學的張正東教授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英語是中國學校普遍開設且學程最長的科目,成了人們發展的敲門磚;以至除了兩億多學生以外還有難以計數的成人乃至幼兒在學英語。與此同時,大量畢業生找不到工作,90%的翻譯崗位又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習的一項相關研究表明,在所有學英語或其他外語的人當中,真正能夠學會一門外語,並且能夠用外語流利表達、無障礙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過5%。西安某培訓機構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0%的學員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因興趣愛好而學習的人不到25%,還有5%的人純屬“跟風”。據筆者對西安很多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有很多高校也都是圍繞考試進行教學。四、六級,專四、專八、研究生入學等等的考試是英語甚至是英語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西安的高校這麼多,開設英語專業的更多,但翻譯高級人才卻十分奇缺。整個西安,能勝任同聲傳譯的人才不超過10名。
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狀況怎麼樣呢?對此,筆者對西安某高校已經畢業的07、08、09級3屆本科畢業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人感到十分震驚:3個年級從事英語專業本職工作的人員寥寥無幾。3個年級,800多人,除不足30人考上研究生繼續深造外,從事中小學英語教育的學生的人不足10%,而且大多數以幼兒英語教育為主。有些學生畢業以後,即使在培訓機構工作,但也是以招生及班主任等行政工作為主。從事電器、手機、服裝、煙酒等推銷工作的人也不在少數。甚至在房地產公司做中介,在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廳做服務生的人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個別有家庭背景的,或者家庭經濟條件好的,或進入大公司,或考上公務員,或出國從事酒店、餐飲業等工作,但這些人在眾多的畢業生中究竟是少數。自主創業的也不足1%,而且無非是擺個地攤,開個包子店、烤肉店、理發店,或者做個二房東什麼的,沒有多少知識含量,更不用說與專業知識有什麼關係了。胡桂芳對紅河學院近年來英語專業畢業狀況的調查也證實了上述分析。在《2012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英語專業被列入2012年本科就業“紅牌警告專業”。總之,一句話,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看似就業門路比較寬廣,就業率高,但實際情況卻是市場需求飽和、就業渠道狹窄、英語人才過剩。雖然各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們以及社會不斷地給考生灌輸“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但無論是從國家、社會以及學生本人、家庭經濟狀況等方麵來看,上述結果都是一種對“人才”資源的嚴重浪費!所以英語教育一度引起人們的詬病,與上述人們始料不及的現象出現大概不無關係。英語專業的為什麼從入學時的趨之如騖,畢業時的“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淪落”到今天如此的地步呢?對於我國的全民英語學習熱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大學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是否合理?在有“指揮棒”之稱的高考英語改革新的形勢下,英語到底應該怎麼教、怎麼學?這一係列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