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對策分析
3.1 借鑒發達國家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經驗
鑒於我國企業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發展較晚的緣由,我國在使用這一種融資方式時,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首先,大力促進本土產品的出口。很多發達國家,在進行國際融資時,所購買的對性都是本國的機器設備和其他產品,這樣不僅會增加本國商品的出口數量,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強自己國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其次,審貸分離。這實質是在說在出口信貸和擔保上的審查製度要嚴格、嚴謹,以降低融資貸款的償還風險。而一旦融資貸款被批準之後,要對貸款人進行密切的跟蹤監督,已有拖欠行為的出現,立即采取相關措施。最後,多元化融資。在進行國際貿易融資時,一定要注意融資資金的多元化,這是企業為了降低資金風險的重要舉措。在進行融資時,要以國家原酸資金為主,並要積極進行其他方式的資金籌集。
3.2 充分使用新型金融工具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貿易需要也漸趨多樣化。為了滿足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銀行必須適時為企業提供合適的業務類型,以充分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例如將福費廷、保付代理業務、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貸款等等。此外,銀行還應當積極創新金融的服務類型,對傳統的產品做出適度的改革,這樣不僅會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還會促進企業的貿易發展。
3.3 建立健全企業信用評估體係
我國的很多企業存在著規模小、融資需求旺盛、頻率高、額度小的特點,這就需要銀行為這些企業建立起科學的信用評估體係,以有效的反應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償債能力。因此,在進行融資貸款業務時,銀行應當為客戶建立往來業務檔案,並根據交易的曆史紀律來確定客戶的信用等級。此外,還需要盡力其企業的信息庫,以方便對企業的產品、市場、進出口和資信情況等資料信息的收集,這樣能夠有效地改變銀行等級信息與實際企業信息不相符合的狀況,能夠進一步減低融資風險。
4 結語
企業國際融資方式對於改變現在企業所麵臨的融資困難問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簡化了我國傳統融資方式的繁瑣程序,而且還會相應的擴大銀行的收入,對於促進我國企業貿易的長期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因此,必須全麵分析企業融資的問題,並給出科學合理的解決策略,以促進我國貿易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玲.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管理及對策研究[J].大觀周刊,2012,(4)5859
[2]王佳麗.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研究[J].企業導報,2013,(7):8889
[3]餘剛.小微外貿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現狀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3,(23):9091
作者簡介:
塗容偉(1990.1-),男,湖北武穴市人,江漢大學文理學院,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