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的水是工人使木桶從附近山上打來的泉水!” 說話間,宋哥從櫃子裏拿出當年那兩塊瓷片:“這就是當年我在鄉下給農民看病時淘到的瓷片,被那家人塞在地上墊五屜櫃的兩隻腳……”
平日裏在北京古玩市場上隨處可見宋代官窯與哥窯的贗品,真品隻在杭州官窯博物館與故宮偶然一瞥,現在將兩塊來路可靠的瓷片拿在手裏,自然得細細摩挲、觀察幾遍:瓷片呈粉青色,上麵布滿了金色和黑色相間的網狀開片,這就是藏界人士掛在嘴頭上的“金絲鐵線”和“冰裂紋”。再看瓷片的側麵殘口,黑色胎土、釉層厚重,兩麵相加與胎土的厚度相差無幾。
“哥窯?”我問宋哥。
是啊,很多人都說‘官哥不分’,那是他們手裏沒有掌握真實的標本。雖然兩者從器型、釉色、胎土上看都差不多,但是從開片的顏色和形狀上看還是有細微區別的。比方說,官窯開片的紋路如同冰裂,幾乎都呈黑色,顯得粗獷一些;而哥窯的開片呈金絲鐵線色,紋路細致、上密下稀,有點類似蟹爪形狀……”宋哥正說著,手機響了。
“對不起,我接個電話……”他出門去外間。
盡管外界對宋哥頗多微詞,但是應當承認,他對越窯係的青瓷研究的確有過人之處。趁他接電話之機,我打量了一下他的辦公室,牆角處立著一隻明顯裝有報警係統的玻璃展示櫃,裏麵放著一隻米色哥釉鬥笠碗。
外間,宋哥的聲音突然大起來,似乎與對方發生了爭吵,而且像是生意上的糾紛。我聽見宋哥憤怒地叫喊:“……讓人評評理,兩隻哥窯爐換你一套房子你吃沒吃虧?還要找我退……告訴你,我在上海也不止你那一套房子!在杭州北京紐約我都有房子,有換的,也有買的!不是稀罕你那一處房子,做生意有做生意的遊戲規則,不好隨便反悔的啦!”
“……誰說不是真的?你讓他開出鑒定書,寫明那兩隻哥窯爐是高仿品,我馬上把房子過戶給你!”宋哥掛斷電話,怒氣未消地走進辦公室。嘴裏還在罵:“娘的,自己又不懂,盡聽旁人瞎說!還真不是吹牛,別的不說,在官、哥、龍泉瓷方麵,當今中國誰的本事大得過我?光是標本我就有幾萬片,我有無可爭議的定義權!”很明顯,最後幾句話是說給我聽的。
“是呀,要不然怎麼大家都喊你宋哥呢?”我奉承了他一句,接著指向展示櫃:“您這隻哥窯碗……”
宋哥伸手按動機關,打開展示櫃取出鬥笠碗,把它放在旁邊墊了黑絨布的桌麵上,讓我看。他自己似乎還在延續剛才的情緒,麵有慍色地一連撥了幾個電話,但是都沒撥通。
那隻哥窯鬥笠碗的底部打了火漆,應該是從國外帶回來的東西。我用手指輕輕扣了一下,聲音比較清脆。
“這隻碗是老的沒問題,前兩年我從英國買回來的。您聽上去聲音亮了一些對吧?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大部分宋代哥窯瓷器用手去扣發聲都比較沉悶,那是因為胎土過厚,受熱不到位。這隻碗雖算不上薄胎,但比其它東西單薄,加上燒製時可能距離火源更近,燒結度自然要比一般的東西高,所以聲音聽起來會顯得清脆一些!”
“您在英國買隻碗花了多少錢?”
宋哥笑而未答。我又犯錯了,這種尷尬在采訪中不止出現一兩次。古玩行內一般都不會問人價格,咱畢竟在這一行混的時間短、道行淺、涉世未深嘛……那就換一種問法吧!
“現在這種碗的市場價格大概能到多少?”
“不好說,就這樣私下走大概五六十萬,放進佳士得和蘇富比去拍恐怕得翻上五到十倍!”
“您的藏品上拍過嗎?”
“上!怎麼不上啊?不上拍我能置辦這麼大的產業嗎?您看看這個……”宋哥從抽屜裏拿出兩本拍賣圖錄,一本是國內的,一本是國外的。“這兩本圖錄裏麵大部分宋官、哥、龍泉瓷大部分都是我的藏品,而且基本上全部成交!”
我認真瀏覽了一遍宋哥的拍品,光是按起拍價計算恐怕不會低於一個億。
古玩行的生意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隱性人,做了再大的買賣無聲無息。另一種是顯性人,買了什麼、賣了什麼,恨不能鬧得人盡皆知,甚至登報上電視。前者多半是一些實力雄厚又有真刀真槍做後盾的人,他們往往不在公開賣場上做生意,如同北京的張閣老。後者多半是像宋哥這樣的新貴,財富膨脹得很快,又沒有別的噱頭和說法,公開一些大宗的拍賣紀錄,不乏是對公眾輿論的最好交代。
其實宋哥並沒有吹牛,沒來之前我就聽業內人士說過,他出手越窯係的瓷器超過全世界其他賣家的總和。此話雖然不無誇張,但無疑也能說明宋哥在國內收藏界的地位。當然,對於宋哥的雄起持非議態度的也大有人在,有人說他藏真賣假,瓷片和其它標本大多數是真品,賣出去的大部分是高仿品。也有人說他的東西來路不對,一部分是從盜墓者手裏買來的真東西,還有一部分是自己秘密生產的高仿品。還有人在網上有鼻子有眼地披露,說宋哥將真假兩種物件先設法帶去國外,弄張發票做局。過了兩年再報關回國,打上火漆“出口轉內銷”。這樣一來,假東西披上“外銷瓷”、“海歸瓷”的外衣,好賣。真東西則逃避了《文物法》的追責。
說歸說,做歸做,這一行又有誰能夠拍著胸脯說自己清清白白、幹幹淨淨呢?有道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個幾乎是整體違法的文物市場,能有多少一塵不染的合法交易呢?所以呀,像宋哥這樣敢於拿出買賣記錄,並且拍著胸膛說:“我就是憑借兩塊瓷片起家,成了億萬富翁!”那是真漢子!那是守法公民!你說三道四那就羨慕嫉妒恨,“誰先富誰光榮”嘛!
當然,我這一趟千裏迢迢來采訪宋哥,決不止於聽他自己重複一遍網上都能查得到的故事。年初,我在網上看到宋哥與一位網名叫“小龍泉”的人發生一場口水戰,內容涉及到宋哥拍品的來曆與真偽。“小龍泉”指責宋哥“以真掩假、欺世盜名!”宋哥則反唇相譏,指責“小龍泉”對他的攻擊是“出於嫉妒,想借此炒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