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範曾先生訪談(2 / 3)

◎這樣的家學淵源、從學經曆,在您身上有沒有留下印記,使您與別的畫家的不同?

●我以為自己的詩寫得比較好,書法有自己的麵貌,繪畫從天賦而言,隻是“中材之人”,然而幾十年夙興夜寐的努力使我能在詩、書、畫,文、史、哲獲得成就,也應了“天道酬勤”這句對所有年輕人有用的名言。

◎您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後,幾乎就是浸潤在眾多藝術大師的熏陶裏了。那麼多位先生裏,對您影響最大的有哪些?

●蔣兆和先生對我影響最大(編者按,此處範先生特別強調選用其所畫蔣兆和先生像),他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人物畫家,他對我寄以最誠懇的期待,我自問亦作到了不負先賢。

◎大學畢業後,您被分配到中國曆史博物館,跟沈從文先生編繪中國曆史服飾資料,一編就是十年。十年磨一劍——我們想了解您這十年磨的劍,想知道編繪這個過程對您藝術創作的影響。沈從文先生是一位特別有耐心的人,對青年很是愛護,跟他相處的過程中,有什麼讓您特別難忘的事情?

●沈從文先生對我有知遇之恩,畢業之時,因為和係主任葉淺予矛盾過深,大有貶放我至邊荒之地的意思。沈從文先生則說,我從自己的薪金中拿出範曾的月俸,當然這是先生督辦之意,並非實行。於是我留在了曆史博物館。沈從文先生固為現代最卓越的文學家,然晚年改轍研討服飾,古絲綢、古器物,當時他主編中國古代服飾資料,我與其他幾位同事為此書繪畫插圖,前後凡三年。此書中最致細的傳世名畫(如李嵩《貨郎圖》、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等)多出自我的手筆,當時沈從文先生十分認真地指導我們,他學識博雅,為人謙和,我們得益匪淺。在文化大革命中,我曾寫過他一張大字報,被造反派認為是假批判真包庇,且為此事遭鬥爭、受拳擊。雖然,至今我還是有慚愧之意,寫大字報當然是一種怯懦欲苟活的心態,這一切在我的散文《憂思難忘說沈老》(見於《範曾自述》一書)有詳盡的描寫,且有眾多之證人,不容好事者造謠。

◎您自己勾勒過自己的藝術縱線發展史,從顧愷之、吳道子、李公麟、趙孟頫、陳洪綬、任熊、任熏、任伯年……還有石恪、梁楷、八大、石濤、

“揚州八怪”,您在他們身上都汲取到了什麼學養?

●早年白描受三任(任熊、任薰、任伯年)影響最大,潑墨受梁楷、八大山人影響最大。至今,白描於三任或有過之,而於八大之水墨,尚有不及。

◎在藝術上發現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您又是如何超越前賢,找到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手段、確立自己的藝術風格的?“範曾的世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我有告於青年的是,不要理念先行,設一目標橫亙胸次。應於積年累月的實踐中由漸悟而頓悟,不必把名利放在心上,“千秋萬代名,寂寞身後事”。這樣各自有各自的世界,範曾的世界,無論詩、文、書、畫,皆可以用杜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來形容,我想任何一個畫展,我的畫一定會以其清氣奪人。

◎您筆下的人物有過莊子、老子、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竹林七賢……感覺都是一些很有風骨的人物。這些題材的選擇寄托了您什麼樣的創作目的呢?迄今為止,您最滿意的作品有哪些?

●與古賢哲邂逅,永遠是一種精神的快意,“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這“勝跡”不惟指自然,亦指人文,中華民族的卓越文化,其中最傑出的人物,都體現了我們民族博大、自信、瀟灑、高逸的品質,我畫他們,也有借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快意。我最滿意的作品有《潑墨老子》、《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潑墨八大山人》。一個藝術家自己最明白什麼是高水平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在一生之中百無一焉,千無一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