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執著付出堅守 成功源於熱愛(1 / 3)

執著付出堅守 成功源於熱愛

封麵人物

作者:東方緒

編者按:《今日說法》誕生於1999年,是中央電視台第一檔全日播法製欄目,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欄目。欄目秉持“點滴記錄中國法治進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監督執法,促進立法、服務百姓”為宗旨,全力打造“中國人的法律午餐”。《道德觀察》作為中國惟一一檔全國平台播出的道德類全日播欄目,直擊種種道德事件,一方麵對可歌可泣的高尚行為進行謳歌,在感動中激發每個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麵對種種不道德的行為進行揭露和鞭撻,在震撼中讓每個人用思考完成心靈的淨化,已成為“深刻反映中國道德現狀、深入進行道德思考、促進中國道德生態建設”的電視互動平台。作為兩檔重要節目的主持人——路一鳴,出生於東北、求學於古都西安,在北京成為一名優秀主持人,從而服務於全國廣大電視觀眾……近日,本刊記者有幸采訪了路一鳴,以期通過一名社會法製類欄目主持人的經曆及視角去了解和認知我國社會法製類欄目。

人物簡介:路一鳴,男,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道德觀察》欄目主持人,工商管理博士。2002年起,擔任央視首席財經談話節目《對話》主持人,摘得此欄目銅、銀、金獎,同時主持《商界名家》。至2003年底,一年內主持談話節目近200期,被稱為“勞動密集型”主持人。2004年,策劃並主持央視實驗性談話節目《交叉火力》,財經熱點話題現場交鋒,開創了內地談話節目之先河;2004年底,在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擔任重點欄目《道德觀察》主持人。2006年起兼顧負責《一鳴論道》的製作和播出,在每個周末的《道德觀察》時間播出,深受電視觀眾喜愛,打造了《一鳴論道》和《道德觀察》兩個品牌的形象;2009年起開始主持中央一套著名法製欄目《今日說法》。1996年起在主持節目的同時致力於辯論等語言文化活動。2003、2011年先後被華語辯論網評選為華語辯論十大風雲人物、華語辯論百年名人堂,2010年擔任國際大學群英辯論賽國內選拔賽評委,2011年當選國際大學群英辯論賽顧問。獲2006年“央視十佳主持人”、2007、2012年中央電視台“優秀節目主持人”、2008年全國“十佳法製節目主持人”等榮譽稱號。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路老師您好,很高興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刊采訪!我們知道,您早些年在中央電視台主持財經類節目,包括《商界名家》《對話》等,是怎樣的一個契機使您從財經類節目轉向社會法製類節目的?

路一鳴:你好,很高興能與貴刊及讀者交流!中央12套當時還叫西部頻道,後來中央12套改製,全台就抽調了一些主持人到社會與法頻道加強其力量,我就被抽調了過去,如果要說契機可能也就是這個原因,使我轉向了社會法製類欄目。也正是這樣一個契機使我踏入了不同的主持領域,開始了社會類節目的主持生涯。

記者:財經類與社會法製類欄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從一個熟悉的領域轉向另一個不同的領域路老師是怎樣進行角色轉化並做好新欄目的?

路一鳴:財經類與社會法製類欄目的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的欄目,一開始我也不適應,畢竟沒有接觸過法製類欄目。大概有兩個月的時間,我不知道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去向觀眾表達,也正是這兩個月的時間才使我慢慢找到了感覺,才知道一檔社會類欄目要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及語言去向觀眾表達,讓節目在更有人情味的一種方式中播出,但讓觀眾獲得的是一種理性的認識。財經類欄目與社會法製類欄目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財經類欄目需要理性分析、理性表達。社會類節目需要理性分析、感性表達。雖然隻差了一個字,但他對主持人的要求更高,主持人能想到問題的本質隻是節目基本的要求,主持人還得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讓觀眾一聽就懂的話,用最貼切的語言把道理潤物無聲的傳遞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