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膚因受陽光、空氣的刺激,有時出現暫時性的皮膚紅色斑疹稱為“紅斑”,會在1~2天內自然消退,無須處理。如果皮膚上的紅斑呈四塊狀、蜘蛛狀,色澤鮮紅,壓之退色,放鬆後又恢複原狀,此種紅斑稱為“血管痣”或“血管瘤”,屬先天性的。小的血管瘤無須治療,如果血管瘤逐漸增大或長在重要部位,如顏麵等,可以等待嬰兒長大些再進行治療。
36.什麼是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母乳喂養的常見姿勢有下列幾種:
(1)搖籃式:母親坐在合適的有扶手和靠背的坐椅上,采取直坐式,讓嬰兒斜躺在母親胸前,嬰兒頭麵向乳房,一手托抱嬰兒。
(2)側臥式:母親采用側臥及膝部稍彎曲式,頭部用枕頭稍墊高,暴露一側乳頭,一手扶摟嬰兒背部,將嬰兒頭對準乳頭即可。
(3)抱球式:母親坐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雙膝上可放軟枕,將嬰兒側臥,一手托住嬰兒頭、肩和臀部,把嬰兒像球一樣抱住,但不宜過緊。
37.母乳喂養持續時間多久為好?
母乳喂養的持續時間長短與不同的曆史時期和生活條件有著密切的關聯。在我國舊社會或不發達國家中,由於經濟及生活條件的影響,特別在廣大農村,其產後哺乳期往往可長達數年之久。隨著曆史的推移和新中國的經濟及生活條件的改善,特別是部分富裕起來的人們又錯誤認為,延長哺乳期可影響他們的經濟收入或健美的身材,因而又有縮短哺乳期的傾向,而采用部分人工喂養或全部人工喂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和研究發現,母乳中含有多種嬰兒需要的抗體和健康生長的必需無機鹽,哺乳後還有利於母親身心健康的恢複、減少乳腺癌的發生和起到部分的避孕作用。因此,大力提倡母乳喂養,期限在10~12個月為好,個別情況下也要至少母乳喂養4~6個月。
38.如何判斷新生兒的饑飽?
如何判斷現階段您的小寶寶已經吃飽了還是處在饑餓狀態中?常用的估測方法如下:
(1)吃飽的表現:嬰兒安靜,體重逐日上升,每日有2~3次黃色軟便。
(2)饑餓的表現:嬰兒哭鬧不安,但哭聲洪亮,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加,大便色澤偏綠色。如有上述現象,應考慮改善奶水質量,給乳母增加營養,或每日給嬰兒補喂1~2次牛奶,即可消除饑餓狀態。
39.新生兒吃奶不好的常見原因是什麼?
剛出生1~2天的新生兒,因尚未適應外界環境,或者母親尚未掌握喂養要領,可以出現短暫的吃奶不好的現象,但不久即能自然好轉,嬰兒體重也會逐漸增加。如果新生兒出生後吃奶一直不好,或好轉後又再次不好,致使體重不增或下降,應該仔細檢查有無上感、鼻塞、肺炎、敗血症、顱內出血、兔唇、齶裂、鵝口瘡、菌痢等疾病,並進行對症治療。
40.人工喂養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母乳缺乏或因故不能用母乳哺育新生兒,隻能依靠牛奶、羊奶、奶粉或其他代乳品來喂養者稱為人工喂養。人工喂養有兩種,一種是以母乳為主,同時加喂牛奶、奶粉等代乳品,稱為混合喂養;另一種是全部依靠代乳品的人工喂養。
人工喂養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1)食品選擇:牛奶、奶粉、羊奶、米糕、米湯等應根據具體情況和經濟條件來決定。一般鮮牛奶最好,其次為奶粉及羊奶,避免單純采用米糕喂養,因為米糕隻能提供熱能,而缺少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蛋白質和常量、微量元素等。
(2)重視消毒:人工喂養的各種操作過程較多,稍一疏忽就能引起腸道感染,所以消毒是人工喂養中的關鍵步驟之一。
可以置備清潔的專用鍋1口,奶瓶及奶頭各4~6個,刷子1把,清潔紗布或小毛巾1塊,每天將奶瓶、奶頭等用清水衝洗幹淨後,再用水煮沸消毒10分鍾,撈出備用,上蓋消毒紗布或小毛巾,每次用時拿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