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五六執法場棄按律行事 知行蹤反失措彷徨(1 / 2)

第一五六回/執法場棄按律行事/知行蹤反失措彷徨

裴襄在宛城等甄窈直到初五,還不見人來,於是初六一早自己親自前往魯陽關,順便給未來嶽父拜個年。及至到了關裏將軍府,得知甄窈年初二就走了,說是和坤道長有約定,裴襄馬上就不由自主生出念頭:出事了!——魚雀女出門訪友他是知道的,窈娘提前回鎮不會過宛城而不入,她還沒給未來婆婆拜年呢。裴襄雖然心裏惶急,口中卻對甄徹夫妻說:“好像是有這回事,我一時給忘記了。——既然這樣,那晚輩告辭。”

裴襄急急返回太守府,到大門口下意識問門丁:“甄窈回來了嗎?”得到否定答複。他進門喊來豐管家:“豐伯,你馬上派人上城裏甄族貫威府,以及東關沈嶽伯父家去問詢,有誰知道窈娘去哪裏了?——還有備好馬,喊上巫師行者,我隨後就要回兩河鎮!”

甄貫威是甄族第二老甄耘直的長子,他聽聞問信兒,也跟著著急,就派兒子廣佑和裴府家人一道回來,好能搭把手。上沈家問詢的府丁返回報告,沈家弟兄也是初二離開的,不知道去了哪裏。裴襄好言安慰甄廣佑,把他給打發回家候信,然後騎快馬回莊,軒車也不坐了。甄窈果然沒回來,卻得知韓道平和薛繇正在自己的書房裏說事,稔管家也在,就直闖進去,裘衹與巫師沒見裴襄發話,也跟隨而入。裴襄顧不上拜年,馬上把事情告知,稔管家一聽窈娘不見了,道一句:“我去叫齊老,順便讓人挨個問問,看有沒有人知曉。”匆匆出門離去。

幾個人焦急等待的功夫,裴襄有時間憶起剛進鎮時,明顯感覺街麵上氣氛似乎與往常不同。自己剛才匆忙瞥一眼十字街口南麵,那座早前搭起的刑台已經撤掉,地麵清掃一新,看不出丁點兒痕跡。開動腦筋細究——想出來了,是鎮民對自己的態度!以前在街上走,鎮民瞧自己的目光都非常親和隨便,經常會主動揚手打招呼,還從來沒見過有誰會恐懼自己,走個對麵要緊忙讓路溜邊兒的,可剛才不僅如此,明明臉上還帶著驚怕!裴襄一轉念頭,就問:“韓叔,這幾天我沒在,昨天法場是不是有別的事情發生?”

道平見問,輕描淡寫回答:“不錯,有段家人聚眾強劫法場,叫我們給打發了。”

裴襄一驚:“怎麼個打發法兒?”

“十九名頗具本事的凶徒被送進地府;活著七人都折手斷腳,給打入監牢!”

裴襄感覺出古怪,狐疑地再問:“按說法場由數倍的官軍維持和震懾,他們竟然還敢下手,白搭上無辜性命,難道段家人都是些瘋子神經病?”

道平沒隱瞞:“官軍沒有出麵,出手的是令翔領英月、英固、薛傲、薛燦、鍾鍵、呂驍和大峙,我與練瑕鎮場。——他們八人無一受傷!”語間頗感自豪。

“原來這樣啊!”裴襄卻是大違初衷,心情更是跌到穀底,“是李爺爺讓你們這麼做的吧!”

道平沒否認,理所當然道:“既然想拿此事警告那些居心不良、孤傲不馴的江湖人,那麼自不該由官軍來喧賓奪主。‘江湖對決’確是最佳解決方式,以此昭告天下——我們歸雲莊不靠官府,照樣能戰而勝之!”

裴襄張著嘴,許多話堵在嗓子眼,一時講不出來,過了半天才哀歎出聲:“韓叔,你知不知道,如此一來,今後在兩河鎮,人們就隻知道有歸雲莊,不知道有鎮政府,因為我們在大庭廣眾下搶了鎮署的權力,淩駕於法理之上。——以前我做的那些努力現在看來全白費了。怪不得剛才進鎮子,那些鎮民見著我都要繞道走!”

道平愣一下:“這又是為什麼?”

裴襄沒好氣:“以前我們和鎮民擁有同樣身份,都是鎮署治下子民,大家都把我們當成中間一份子,親近而不疏遠。可現在倒好,歸雲莊成了‘現管’,他們把我們當成頂頭上司,自然要敬而遠之了!”

道平不明白:“鎮民把歸雲莊放在首要位置,難道不好嗎?”

“不好!”裴襄回答得相當幹脆,然後停頓片刻,組織一下淺白語言,好給這些隔著鴻寬代溝的古代人表達明白自己的想法:“十年來,兩河鎮處在一個相對公正的法製框架下,歸雲莊和本鎮居民、周邊鄉裏村莊之間是平行關係,共同利益是都追求安定、富庶、創業、持久。歸雲莊以後再博愛一些,廣種少收,勤幹善事,做出個表率來,就能輕易讓百姓歸心!你們也不想想,南陽是個什麼地方——中原腹境,宋魏夾縫,四戰之地,魚米之鄉,自古就是曆屆戰爭的中心呀!有一天,外敵來犯,那時候不用我們費力動員,全體當地人自然同舟共濟、同仇敵愾,願意拋頭顱灑熱血,捍衛家園!——但是昨天,我們這一出頭,給人的看法就全改變了!世人會把歸雲莊認作是超越律法的權貴,而將他們自己當成附庸;把歸雲莊綏靖地方的努力,看成是為了維護我們自己的利益。這種心理形成容易,轉變起來可就難了!將來危機一旦降臨,我們再做登高一呼之舉,老百姓當然能挺就幫著挺一下,不能挺就直接跑路,反正天下之大,何處不能為家?還有誰肯留下來心甘情願地為我們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