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誠相邀甄窈得良師 情難負庾灩投末路(1 / 2)

第五八回/誠相邀甄窈得良師/情難負庾灩投末路

書接上部,話說部落車隊擺脫西秦軍隊追擊,休整一夜,第二天一早離開武都郡,進入劉宋的梁州地界。當晚日暮時分,用罷晚飯,在族長的牛皮大帳中,李定真、齊旃、尚雲、宇文熙智、宇文德林、魚雀女六人席地坐在羊皮上,李定真先開口道:“如今已是走出西秦,進入宋境,明日以後一路坦途。此行到達目的地,部落涉及定居安置,族長有何想法?”

宇文熙智說:“承蒙眾位豪傑出手營救,非一句謝字可表,以後何去何從,但聽先生安排!”

李定真又轉頭問魚雀女:“不知魚道長有何打算?”

魚雀女慨然道:“貧道亦感激李先生高義,不畏刀兵,不損族血,率子侄犯險救援。貧道無身外之物可謝,以後但有驅策,必應信而往,絕不推辭。”

李定真:“如魚道長所言,李某有一請求,請道長應允。”

“但講無礙!”

李定真並未直說,而是轉而言道:“部族此番赴南陽郡,落地會交予官府負責安頓;李某不才,願待如親人,包下部落今後生息。二者如何抉擇,全憑道長一諾而定!”

旁邊的宇文熙智聽懂畫外音,急忙拱手說道:“李先生於本族有大恩,你有何要求,本族拿得出的無不首肯!”

李定真趕忙打禮相還:“哎呀,慚愧慚愧!此事與族長的部族無關,隻與魚道長本人有關,讓族長多心了!”

魚雀女疑惑的看了眼尚雲,對李定真道:“請先生直說。”

李定真站起身,深施一禮說道:“李某有一侄女,年方七歲,聰明伶俐,願拜道長為師,請道長於南陽郡盤桓十年,我將築建一處道觀以供清修,請魚道長應許!”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宇文熙智和宇文德林都暗地鬆口氣,把心放下,旋即又著急起來,這說來說去還是和族人前程掛鉤啊!又不便開口幫勸,於是都拿渴望的眼神望著魚雀女。

“這個——”魚雀女不由得陷入沉吟。

李定真拿眼神示意尚雲,尚雲隻好出言幫腔:“師叔此番回山,可有未盡之事要辦?”

“那倒沒有,隻是十年期頗長。”魚雀女轉衝李定真道:“非是不想如先生意,隻不知此女資質如何,可塑性又怎樣,隻恐逗留於此,到頭來不堪造就,白費十年心血。”

李定真:“倒讓道長放心,你可先期教導,若此女確與道長要求有差,那便隨時作罷,你看如何?”

魚雀女又思忖片刻,答道:“好,就依先生所言!”

一路無話,不日抵達南陽郡。裴良允取得郡府的官文憑證,將部族安置在黃土嶺南麵官道旁的駐馬坡高地定居,伐林開荒,起窯燒磚,就坡頂背靠湍水營建村寨,將來就並入兩河鎮治下。兩河鎮正式設鎮,著當地推舉德高望重的人員任署長,統計族戶入冊,免五年賦稅和各項雜役,休養生息……

王常回荊紫關以後,派人在歸雲山莊架設一處永久性鴿巢,飼養十多隻鴿子,訓練它們在荊紫關和山莊之間往返飛行。兩地直線距離隻有六十餘裏,尤其適合利用信鴿快速傳信。

秋八月,胡夏國赫連勃勃大王去世,享年四十五,諡號武烈皇帝,廟號世祖,葬在嘉平陵(位於陝西延川縣);赫連昌即皇帝位,下令大赦,改年號為承光。

九月,謝世休自宛城返回江陵,籌備兩個妹妹的婚事。二女早先議定成年後分別嫁給彭城王劉義康和新野侯劉義賓,今年十二月初完婚。自從謝晦參與廢黜少帝、擁戴文帝的政變,便尤其積極地籠絡二王。義康好佛,又嗜好財貨,他就投其所好,讓世休在位於涅陽的謝家莊園內,用純金鑄就了五尊金佛,每個淨重八百斤,作進獻之禮。預備走兩河鎮到冠軍縣登船,陸路七八十裏官道,平坦順暢。到冠軍縣後,持謝晦手令命駐軍派二百兵隨船押運,入漢水到武昌,會同送親船隊一起,順長江東下前往京都建康。九月廿二秋分日,一早,謝氏莊園派出六十多莊丁,護著五輛插著荊州刺史府徽旗的馬車上路,經兩河鎮過青江木棧橋,往南奔冠軍縣。護橋白直兵見是刺史府從人車輛,便施禮放行。午後,車隊在百餘人的武裝騎軍押運下又返回兩河鎮,白直兵上前問詢,告知是回轉謝家莊園,要加運貨物再起行。晚飯時,冠軍縣守軍大隊騎兵至兩河鎮,披甲執刃,如臨大敵,在橋頭排人問詢馬車情況。不久消息傳出,車隊於冠軍縣北十五裏的趙家集遇劫,劫匪穿官軍鎧甲並騎乘著戰馬,莊丁遭繳械捆綁,馬車被劫走,北行回返。次日中午,丟失的謝府馬車在湍水上遊某處被發現,上麵隻有一些木板,別無他物,再往北行便進入伏牛山區,顯而易見劫匪是進山了,隻是不知道他們是如何運輸那總重量達四千斤的五尊金佛的……